第一单元(单元总结)-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16 16:12: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4.zhuó 15.zhù xù 16.髻 17.镶 18.藻 19.萍 20.敦 21.léng 22.sè 23.lì 24.mì 25.miǎo 26.guǎng 27.qí 28.吝 啬 29.苞 30.造 31.媚 32.睫 33.裳 34.铛 35.端 36.檐 37.凄 38.垛 39.茵 茵 40.柱 41.淅 沥 42.咄 咄 【词语理解】

1.呼朋引伴 宛转 2.一年之计在于春 3.婴儿出生 4.花枝招展 5.响晴 6.贮蓄 7.空灵 8.咄咄逼人

(二)能力要点

能力要点一:掌握朗读的要领,重点学习重音和停连,通过朗读深入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

【能力详解】

一、朗读的目标:

1.基本能力目标。即态度认真,投入感情,不可随意,不可松懈;声音响亮,吐字清晰,把握速度和节奏。

2.较高能力目标。即读得优美,掌握一定的技巧。 二、朗读的重音

重音,是对一句话中需要强调的词语加以重读,以引起听者的注意。一般用着重号“·”标示在词语下面。例: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三、朗读的停连

停连,指朗读语流的停顿和连接。停顿,用ˇ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不限于标点处,句中有时也有小停顿;连接,用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表明为了表达的需要,在此处要一口气连贯地读下来,有标点也不停顿。例如:

坐着,ˇ躺着,ˇ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ˇ轻悄悄的,草ˇ绵软软的。 【典例分析】

?

在本单元课文中找出你喜欢的一个段落,标出语句中的重音和停连,在小组里朗读,互相评价。 示例: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ˇ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ˇ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ˇ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ˇ酝酿。鸟儿ˇ将窠巢ˇ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ˇ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ˇ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技巧总结】

开头的诗句要字字顿开,“母亲的手”和“抚摸”两重音要处理得语重而情深,令人觉得温暖而舒坦。“泥土的气息”和“青草味儿”读重音,给人以嗅觉上的美感。“清脆”“宛转”“应和”,还有“短笛”“嘹亮”等词语重读,使人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迎春交响曲。借助朗读符号的标注,将全篇朗读的语气、节奏、情感变化组织起来,便将朗读提升为美读。

能力要点二:感受景物之美,抓住景物特征,激发对大自然、对人生的热爱。

【能力详解】

本单元课文都是写景抒情的诗文,以散文为主。这类散文是把自然山水、人工场景、民俗风貌当作主要描写对象,写出它们的形声色味、情态特性,充分展示其风采魅力,以实现传递作者情意,并吸引人、感染人的阅读目的。如果说散文是美文,那最能充分散文美质的,恐怕要算这一类了。这类散文是最具美景美意、诗情画意的,因而也是最受读者青睐的一类。

写景抒情散文是以描写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之以记叙、议论、说明等手段,以表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和特定物件为主要内容。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写实景物的。以对自然景物、人工景观的精确描写见长,实景实写,不隐喻,一切意义都是从描写对象本身的形态中显示出来的,在文中几乎看不到作者留下的主观痕迹。文中所描摹的花鸟鱼虫,山川风物,村野民俗等,都是原形原貌的再现。 这种以对自然的、人工的景观的精确描写见长,实景实写,不隐喻,不象征,一切意义都从描写对象本身的形态中显示出来,几乎看不见作者留下的主观痕迹。在文中,花鸟虫鱼,山川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