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16 10:41: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安排在四上第七组“成长的故事”一组中,本组课文旨在让学生通过读文,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留下成长的足迹。这篇课文是肖复兴1992年为了纪念叶老写的回忆文章,通过两件事的叙述,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叶老一丝不苟、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与人品。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作家肖复兴的成长故事,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学习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设计思路】
本节课教学内容聚焦体验肖复兴成长的快乐,学习景物衬托心情的写法。《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通过叶圣陶先生为肖复兴精心修改作文和叶老请肖复兴到家里做客两件事,抒发了作者对叶老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之情。我的第一次备课还拘泥于这两件事情的具体分析,感悟。还纠结与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怎样教。我们这次的教研主题是在课堂上如何体现读写结合?因此我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在学习了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叶老的人品,读懂景物描写表达心情的方法,并运用这一方法进行小练笔。
这节课,通过以“先总说后分说”的表达方法口头复习课文内容。接着,以“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叶老堪称楷模的人品?”为主问题,引导学生聚焦第二件事,反复朗读,揣摩,体会人物的品质。然后,让学生聚焦描写爬山虎的句子,领悟写法,并试着运用。最后布置学生用一段话写下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快乐或难过的事,要求试着用上景物描写,表达自己的心情。举一反三,逐步得法。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精读感悟,体会叶老的人品。
3、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精读感悟,体会叶老的人品。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重述课文内容。
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也就是说,光看题目,没有看课文,我的心里就冒出了一个想法:这篇文章一定是写爬山虎的!可是,当我读完课文,我又产生了有一个想法,这篇文章不是……而是……谁能用这样的句式来告诉老师文章是写什么的?
3、课文一共写了几件事?第一件事是(?)第二件事是(?)我要求先总后分地说。
二、品读感悟,体会人品。
从“修改作文”这件事中,作者感受到了叶老的一丝不苟。从“邀请做客”这件事后,他心里又产生了这样的一个感受:我非常庆幸……
1、请默读第二件事,从哪些句子感受到了叶老堪称楷模的人品? 谁来读读第二件事? 我们一起来读。
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1)汇报。出示句子“我们的交谈……” (2)抓住关键词,感受人品。 在字典中,“融”有三种意思,“融洽”的融该选那种意思?“融化”的“融”呢?生活中你见过什么会“融化”的?那为什么作者说“小小的心融化了”?
(3)结合插图,感受人品。
大家看,这就是当年的叶老和肖复兴,一个是国家教育部副部长,一个是初中生,一个年近70,一个才15岁,可是,他们第一次的交谈却是那样“融洽”。透过“融洽”你看出了叶老是个怎样的人?(平易近人)
(4)有感情地朗读。 谁能带着这份理解来读? 把感动带进去,一起来读。 (5)结合资料,感受人品。
大家看,这就是当年肖复兴和叶老谈话的内容(……),这就是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难怪作者会说:我非常庆幸……(读)
(6)结合插图中的对联感受人品。 我们再看,这是叶老书房里的对联,(得失塞翁马 襟怀孺子牛),叶老就是这样一个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胸怀天下,勤勤恳恳培育下一代的人。这就是叶老一生的写照。(读)难怪作者会说:我非常庆幸……(读)。 三、聚焦重点,品味表达。
学到这里,老师又有了新的问题:课文既然是写人的,为什么又要写爬山虎呢?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