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总论(全)题库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3:49: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3)注意亲本间的遗传差异,选用生态类型差异较大,情缘关系较远的亲本材料相互杂 交。

(4)杂交亲本应具有较好的配合力。

7、杂种后代处理的方法、程序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杂种后代处理的方法有:(一)系谱法:从杂种的第一次分离时代(单交F2,复交F1) 开始,进而进行连续性的单株选择,直到选得优良而又整 齐一致的系统,进入产量比较试验。

程序:亲本选配,配置组合—→点播,组合编号,淘汰不好组合,去除假杂种、杂株、 劣株;分组混合收获、脱粒—→按组合点播品,选优良单株,分株收获和脱粒→ F2中选择单株点播种或株行;选出优良系统再从中选择优良单株,分株收获和脱 粒—→按系统把中选单株播成系统,选优良单株,分株收获脱粒,少量稳定品系, 进行产量试验—→边实验边选择—→稳定品系、进行生产试验、繁殖种子、示 推广。

优点:(1)能较早集中精力于优良株系,可及时组织试验、示、繁殖; (2)系统间的亲缘关系十分清楚,便于查源,便于研究。 缺点:(1)中选率低,多基因控制的性状易丢失; (2)工作繁重。

(二)混合法:

程序:亲本选配、配置组合—→混合播种、混收、混脱粒—→F1—→F2—→F3—→ 混合播种、开始选株单收、脱粒—→F5入选单株、种成株行—→产量试验、 繁种。

优点:(1)早代不选,混收混种,工作简单;

(2)与系谱法比,多基因控制的优良性状不易丢失。 缺点:(1)可能丢失早熟、耐肥、矮杆等类型;

(2)单株难选,因对单株的上下代历史关系不清楚,不能进行比较,优良类型 不易确定,评定取舍较难; (3)选育年限较长。

第六章 回交育种

1、回交育种:两种亲本杂交后,以F1回交亲本之一,根据育种目标从回交后代中选择特 定植株回交于该亲本,如此连续进行若干次,再经自交选择育成新品种的方 法,就称为回交育种。 表达方式{(A*B)*A}*A··非轮回亲本只在第一

页脚

.

次杂交时用的亲本,是目标性状提供者,又称共体亲本。

2、轮回亲本:用于多次回交的亲本,是目标性状的接受者,有称受体亲本。

3、非轮回亲本:在导入杂交或级进杂交中作为基因供体,仅进行一次杂交,以后就不再用 来回交的亲本。

4、回交育种的作用和要求:

作用:(1)用于改良品种的个别缺点,而保持其优良性状,是抗病育种的有效手段; (2)在杂种优势作用中,用来改良自交系,选育不育系和恢复系; (3)用于远缘杂交,克服杂种不育和分离世代过长等问题; (4)打破基因连锁;

(5)用于选育近等基因系和多系品种。

5、如何选育轮回亲本和非轮回亲本?

答:★轮回亲本必须是各方面农艺性状都很好,只有个别缺点,需要改造的品种。 ★非轮回亲本必须具有改良轮回亲本缺点所必需的基因,要求有输出的性状,必须 经过回交数次后,仍能保持足够的强度,同时其他性状也不能有严重的缺钱。 ★非轮回亲本被转移的性状最好是简单的显性基因控制的,这样便于选择识别。 ★如果希望通过回交而转育的是一个质量性状,应该选择一个其他性状和轮回亲本 尽可能相类似的非轮回亲本,这样可以减少为了恢复轮回亲恩理想性状所需要的 回交次数。

第七章 诱变育种

1、诱变育种:在人为地条件下,利用物理,化学等因素,诱发生物产生突变,从中选择, 培育成动植物和微生物地新品种

2、诱变剂:凡是能引起生物体遗传物质发生突然或根本的改变,使其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 变达到自然水平以上的物质。

3、外照射:外照射是核辐照射的一种方式。放射性核素在生物体外,使生物受到来自外部 的射线照射称为外照射。

4、照射:放射性核素进入生物体,使生物受到来自部的射线照射称为照射。 5、半致死剂量:LD50,即照射处理后,植株能开花结实存活一半的剂量。 6、临界剂量:照射处理后植株成活率约40%的剂量。

7、诱变育种的程序及后代的处理方法:

程序:处理材料的选择—→诱变剂量的选择—→处理群体的大小—→后代种植和选择

页脚

.

方法。

后代的处理方法:(1)系统法;(2)混合法。

8、诱变剂的种类:

物理诱变剂:紫外线、γ射线、粒子辐射、X射线、其他物理诱变剂如中子束、激光等

化学诱变剂:烷化剂、重氮化钠、碱基类似物、其他化学诱变剂如抗菌素、亚硝酸等。

9、诱变育种程序及后代的处理方法

程序:(1)处理材料的选择;(2)诱变剂连的选择;(3)处理群体的大小;(4)后代种 植和选择方法。

后代的处理方法:(1)M1不进行选择,往往采取密植等方法控制分蘖,只收获主穗上 的种子。(2)M2及其后代的处理方法:系谱法、混合法

第八章 远缘杂交和倍性育种

1、远缘杂交: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物种间杂交,就称为远缘杂交。

2、歧化选择:是指在分离群体中选择那些极端类型自交后在选择,可增加双亲染色体发生 交换的机会,有利于打破有利与不利变异的连锁,使控制性状的基因发生充 分重组,这样按育种目标经过多代歧化杂交选择,有可能把双亲的有利性状 结合在一起。

3、简述远缘杂交育种的作用:

(1)将野生种和异属种的有利性状转移到栽培种种;(2)培育新品种,创造新品质,提 高品质的品质;(3)利用远缘杂交产生的雄性不育系,扩大杂种优势的利用围; (4)创造新的作物类型,如八倍体黑小麦;(5)诱导单倍体;(6)研究生物进化。 4、远缘杂交的四大困难及其克服方法:

(一)困难:(1)杂交不亲和,即交配不成功;(2)杂种生活力弱,容易夭亡;(3)杂种 结实率低,甚至完全不予;(4)杂种后代强烈分离,分离围广,时间长, 中间类型不易稳定。 (二)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方法有: (1)注意亲本的选择与组配;注意:

a、以栽培种做母本;b、以染色体数目多的做母本;c、花粉渗透区小的做母本。 (2)媒介法(桥梁法):当远缘亲本直接杂交不易成功时,可寻找能分别与双亲杂交的第三 种作物作媒介,使杂交获得成功;

页脚

.

(3)采用特殊的授粉法,如混合花粉授粉、重复授粉、提前授粉或延时授粉; (4)染色体预先加倍法;

(5)理化因素处理,如温度、紫外线、电离辐射等,提高杂交和性; (6)利用柱头手术,子房受精与试管受精等。

(三)克服杂种夭亡及不育的方法有:(1)幼胚的分离培养;(2)杂种染色体加倍法; (3)回交法;(4)延长杂种的生育期;(5)其他方法,如嫁接。

(四)克服杂种后代分离的方法有:(1)F1染色体加倍;(2)回交法;(3)诱导单倍体; (4)诱导染色体异位。

5、远缘杂交后代分离的特点及其方法:

特点:(1)分离规律强;(2)分离类型丰富,性状变异幅度大,有超亲类型;(3)分离世 代长,稳定慢;(4)有向两亲分化的现象。

法有:(1)F1染色体加倍;(2)回交法;(3)诱导单倍体;(4)诱导染色体异位。

第九章 倍性育种

1、染色体组:各种植物为了维持其生活机能的最低限度数目的一组染色体。 2、单倍体:含有配子体染色体的个体。

3、多倍体: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4、同缘多倍体: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相同的多倍体。

5、异缘多倍体:是指有不同种、属间个体杂交得到的F1经染色体加倍而成的多倍体。 6、倍性育种:是指以人工诱发植物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异后所产生的遗传效应为基础的育种 技术。

7、多倍体育中的意义:

(1)同缘多倍体较二倍体具有某些器官增大或代谢产物含量提高的特点,对于以收获营养 器官为目的的作物以及无性繁殖作物有极好的育种利用价值;

(2)人工创造多倍体也可以将野生种与栽培种的遗传物质重组育成新型作物。

8、多倍体的诱导与鉴定方法: 诱导方法:

(1)物理因素诱导,包括利用温度激变、机械创伤、电离辐射、离心力等方法; (2)化学因素诱导,包括利用秋水仙素、吲哚乙酸、氧化亚氮等;

(3)生物因素诱导,主要包括利用胚乳培养,体细胞杂交等技术产生多倍体。

页脚

.

鉴定方法:

(1)间接鉴定: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来鉴定;

(2)直接鉴定:进行细胞检查,观察染色体数目,一般将花粉母细胞或根尖细胞以醋酸洋 红染色,计数其细胞核染色体数目。

9、无籽西瓜是再怎样选育出来的?

用同源四倍体(正常的二倍体西瓜用秋水仙碱诱导处理)与正常的二倍体西瓜杂交。

10、单倍体的诱导与鉴定方法: 诱导方法

(1)细胞和组织离体培养,包括花药离体培养和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2)远缘杂交; (3)染色体消失;(4)异质体;(5)孪生体;(6)半配合生殖;(7)辐射诱导;(8)化 学药物诱导。 鉴定方法:

(1)细胞学鉴定,即检查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及花粉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及配对情况; (2)根据形态特征进行鉴定,单倍体与相应的正常植株相比,有明显的“小型化”特征; (3)鉴定花粉的育性(败育)。

11单倍体与中的有点:

(1)缩短育种年限;(2)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 (3)提高诱变育种的效率;(4)合成新的育种材料。

第十章 杂种优势利用

1、杂种优势:指两个或几个遗传特征性不同的亲本杂种所产生的杂种一代在长势、生活力、 抗逆性、产量、品种等诸方面优于其亲本的现象。

2、自交系:指从基础群体(原始材料)中选择优良的单体,经过多年、多代连续的人工强 制性自交和选择,所形成的基因纯和的、性状整齐一致的自交后代株系。 3、一环系:从地方品种、推广品种、品种间杂交种种选择出的自交系,称为一环系。 4、二环系:从自交系间杂交种中选出的自交系,称为二环系。

5、姊妹系:指在自交系选育过程中,对来自同一个原始的基本株,按不同的农艺方向选择 所得到的遗传基础绝大部分相同,只有微小差异的同胞自交系。

6、一般配合力:指一个被测系(自交系、休系)在一系列的杂交组合中的平均产量或其他

页脚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