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7 20:42: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7.过氧化物酶催化生成 ,可用于 。
8.若O2接受电子不足可生成 ,此物可受 的催化而清除。
四、名词解释
1.呼吸链 2.氧化磷酸化及解偶联 3.高能磷酸化合物 4.化学渗透学说
五、简答题
1.试述体内氧化与体外燃烧的异同。
2.试述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并解释为何此处可发生。 3.试述线粒体外氧化体系的作用与功能。
六、论述题
1.试述呼吸链的组成,顺序及各组分的主要功能部位。 2.哪些物质可影响氧化磷酸化?
3.试述线粒体外的物质脱氢是否可产能?若可以,是通过何种机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B 4.A 5.E 6.C 7.E 8.D 9.D 10.D 11.A 二、多项选择题
1.A B E 2.A B D E 3.C D 4.B C D 5.A B C E 6.A B 7.A B D E 8.B C D E 9.A B C E 三、填空题
1.底物水平磷酸化 电子传递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 2.苹果酸——天冬氨酸 α-磷酸甘油
3.尼克酰胺核苷酸类 黄素蛋白类 铁硫蛋白类 辅酶Q细胞色素类 4.氧化磷酸化偶联ATP 5.低 高 大 多
6.加单氧酶系 活性物质的生成、灭活及药物毒物的转化 7.H202 杀菌
8.自由基超氧化物歧化酶
四、名词解释
1.位于线粒体内膜上起生物氧化作用的一系列酶,它们按一定顺序排列在内膜上,与细胞摄取氧的呼吸过程相关,故称为呼吸链。
2.生物氧化的同时伴有ATP的生成称为氧化磷酸化。仅有氧化而不伴有ATP的生成称为氧化磷酸化解偶联,例如2,4-二硝基酚为解偶联剂。
3.凡含高能磷酸键的化合物均为高能磷酸化合物,包括ATP、GTP、CTP、磷酸肌酸等。
4.电子经呼吸链传递的同时,可将质子从内膜的基质面排到内膜外,造成膜内外的电化学梯度,此梯度贮存的能量致使质子顺梯度回流,并使磷酸与ADP生成ATP。
五、简答题
- 46 -
1.体内氧化与体外燃烧的共同点是(1)都可产能;(2)产物都是CO2和H2O。体内氧化的特点是(1)有酶催化,活化能低;(2)常温常压下进行;(3)能量逐步释放,并可贮存;(4)热功转换率高。
2.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见教材第130页。由于在此部位之问电位差超过0.2V,足以提供合成一个高能键所需的能量,所以氧化磷酸化在此处发生。
3.线粒体外氧化体系主要包括微粒体氧化体系和过氧化物酶氧化体系,前者含加单氧酶系,可作用于激素及其他活性物质的代谢与灭活,也作用于某些代谢物、药物、毒物的转化;后者含一些可生成H2O2的酶,可消除自由基,H2O还可用于白细胞的杀菌等。
六、论述题
1.呼吸链的组成分五大类:它们是尼克酰胺核苷酸类,黄素蛋白类,铁硫蛋白,辅酶Q和细胞色素类。其排列顺序见教材127页。NAD的尼克酰胺部分进行可逆的加氢和脱氢;FAD或FMN的二甲基异咯嗪部分进行可逆的加氢和脱氢;Fe-S蛋白的Fe-S中心进行可逆的氧化还原(脱电子加电子);CoQ的苯醌结构进行可逆的加氢脱氢;细胞色素类的卟啉环中的铁离子可被可逆的氧化和还原。
2.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有:(1)ATP/ADP比值,此值升高,氧化磷酸化减弱;此值下降,氧化磷酸化增强。(2)甲状腺素,导致氧化磷酸化增强和ATP水解加速,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