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12 22:53: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肖复兴
①端午节前,奶奶忽然兴起,让儿子按照她的要求,买来江米、五花肉和粽叶,要亮亮手艺了。儿子明白奶奶的心思,老人是特意包给唯一的孙子吃的。孙子去年暑假去美国留学,读研究生。一年没有回家了,奶奶想孙子,平常不说,做儿子的心里明镜似的。而且,以往孙子最喜欢吃奶奶包的肉粽。
②儿子买回来东西,摊在奶奶门前,笑着说:“您给您孙子包好了粽子,得等一个来月呢。”奶奶笑眯眯说:“包好了,冻在冰箱里,等孙子回来吃,照样新鲜好吃。”您这是想孙子心切呢!儿子心里说,没有把话说出来,只是看着奶奶把五花肉煨好,把江米泡好,把粽叶一叶叶挑好,用剪刀沿尖剪齐,也泡在清水里,红的红,白的白,绿的绿,还没包,光看颜色就那样好看。
③奶奶要等待端午节的头一天晚上,才会上手包粽子。这是老人多年的老规矩,说是时令的食品就得讲究时令,这时候包的粽子米才糯,肉才香,粽子才有粽子味儿。以前,奶奶在包粽子前念叨这套经时,儿子总笑,只有孙子支持奶奶,说老规矩就是民俗,能够成为民俗的东西,就得信。
④去年端午节前夕,奶奶一个人坐在灯下包粽子,不让人插手。儿子看得出来,奶奶很享受包粽子的这个过程,像一个戏迷在静静角落里神情专注地唱念做打,一丝不苟,自得其乐。而且,她是把对孙子的感情和思念,一起包进粽子里。只是,奶奶的身体不如以前了,动作迟缓多了。一盆粽子包好了,她从一盆粽子里挑了四个粽子,放进冰箱里。奶奶说,多了也吃不了,四个,图个四平八稳!儿子看明白了,那四个五角粽,个头儿一般齐,是包得最漂亮的,那是奶奶的杰作呢。
⑤盼了一年的孙子回来了,从美国给奶奶带来了好多礼物。其中包括奶奶最爱吃的黑巧克力。儿子在一旁说,奶奶没白疼你。奶奶一宿没睡好觉,第二天早早就起来了,从冰箱里拿出那四个五角粽,解完冻之后,坐上一锅水,把粽子熥在锅里笼屉上,等孙子一醒就端上桌,作为迎接孙子的第一顿早餐。
⑥孙子一觉睡到快中午才醒,别人都上班去了,家里只有奶奶。奶奶端来粽子,孙子笑着说:“起晚了,起晚了,我和同学都约好了,要迟到了,奶奶,我得先走了。”奶奶端着粽子,望着孙子风风火火的背影大声说:“是你爱吃的粽子,你就回来吃吧,别忘了。”孙子大声回答:“行,您放在那儿吧,我回来吃。”
⑦都是大学同学,一年没有见面了,聚会一直闹腾到半夜,孙子回到家里,累得倒头就睡,早把奶奶的粽子忘在脑后。问题是,这一天晚上忘了情有可原,孙子几乎天天有聚会,不是大学同学,就是中学同学,还有从美国一起回来的研究生同学从外地到北京来玩。孙子几乎是脚不沾地,风吹着云彩一样,没有停下来的时候。
⑧一直到暑假结束,孙子回美国读书去,那四个五角粽还放在冰箱里。儿子发现粽子已经有些变馊,悄悄拿出来扔进了垃圾箱。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7年01期,有删改)
1.文章以奶奶为孙子包粽子为线索。请依据原文,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4分)
奶奶要儿子买回粽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奶奶提醒孙子吃粽子
奶奶亲手准备粽料 奶奶包好粽子迎接孙子(共4分。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 2.第④段描写奶奶去年端午节包粽子的场景,有什么作用?(4分) 通过插叙说明奶奶很享受包粽子的过程,更是借包粽子来表达对远在美国读书的孙子的思念之情。(共4分。叙述方式2分,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通读全文可知,第①~③段写端午节奶奶包粽子的事;第④段提到“去年端午节前夕”,是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属于插叙方式。通过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
13
意在说明奶奶很享受包粽子的过程,以及对孙子的思念之情。 3.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4分)
奶奶把五花肉煨好,把江米泡好,把粽叶一叶叶挑好,用剪刀沿尖剪齐,也泡在清水里,....红的红,白的白,绿的绿,还没包,光看颜色就那样好看。 .........运用动作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