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习题及答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7 10:50: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A.企业董事会 B.企业监事会

c.政府对企业进行审计的审计人员 D.企业全体员工 3.关于内部控制只能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而不是“绝对保证”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内部控制对控制目标的实现作用不大

B.企业目标的实现除了受制于企业自身限制外,还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C.内部控制无法作用于外部环境

D.内部控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4.内部控制是一种全程控制,从时间顺序上来看不包括( )。

A.事前控制

B.制度设计、制度执行与监督评价 C.事中控制 D.事后控制

5.在下列内部控制目标中,属于企业获利的基础,同时也是持续经营基础的是( )。

A.资产安全目标 B.经营目标 C.合规目标 D.战略目标

6.下列关于内部控制目标之间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战略目标是最高目标,是与企业使命相联系的终极目标

B.经营目标是战略目标的细化、分解与落实,是战略目标的短期化和具体化 C.资产安全目标是实现经营目标的物质前提 D.报告目标是实现经营目标的有效保证 7.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物质前提是( )。

A.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B.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c.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 D.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8.内部控制要达到的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目标是( )。

A.资产安全目标 B.报告目标 c.经营目标 D.战略目标

9.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也是终极目标是( )。

A.资产安全目标 B.报告目标 c.经营目标 D.战略目标 10.内部控制的核心目标是( )。

A.资产安全目标 BJ报告目标 C.经营目标 D.战略目标

11.在下列原则中,强调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的是( )。

A.全面性原则 B.重要性原则 C.制衡性原则 D.成本效益原则 12.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核心理念是( )。

A.全程控制 B.监督检查 C.相互制衡 D.全面控制

13.中央在国企推行“三重一大”制度中的“三重”不包括( )。

A.重大决策 B.重大政策变更

6

c.重大事项 D.重要人事任免

14.内部控制适应性原则的理论依据是( )。

A.最优化理论 B.行为科学理论 C.需要层次理论 D.权变理论 15.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在内部环境的诸多方面中,重中之重的是( )。

A.治理结构 B.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 c.内部审计 D.人力资源政策 16.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是( )。

A.内部环境 B.内部监督 C.控制活动 D.信息与沟通

17.在下列内部控制要素中,被称为对内部控制的控制,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的是( )。

A.内部环境 B.内部监督 C.控制活动 D.风险评估

18.在内部控制五要素之间的关系中,处于一个承上启下、沟通内外的关键地位的要素是( )。

A.内部环境 B.内部监督 c.控制活动 D。信息与沟通

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与沟通的主要环节的是( )。

A.确认、计量、记录有效的经济业务

B.在财务报告中恰当揭示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c.保证管理层与单位内部、外部的顺畅沟通

D.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20.内部控制仅仅为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而不是绝对保证,原因就在于( )。

A.内部控制人员的执行不力 B.内部控制的目标制定不合理 C.内部控制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D.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内部控制的定义说法正确的是( )。

A.内部控制是一种全员控制 B.内部控制是一种全面控制 c.内部控制是一种全程控制 D.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实施的

E.内部控制是由除了员工以外的管理层实施的 2.内部控制是一种全程控制,从内容上看包括( )。

A.制度设计 B.制度监督

c.制度执行 D.监督评价 E.流程再造 3.内部控制的参与主体包括( )。

A.董事会 B.监事会

c.经理层 D.全体员工 E.普通员工 4.内部控制的目标有( )。

A.合规目标 B.资产安全目标

7

c.报告目标 D.经营目标 E.战略目标 5.资产安全目标包括( )。

A.确保资产在外形上的完整性 B.确保资产在使用价值上的完整性 c.确保资产在价值量上的完整性 D.确保资产在价值上的完整性 E.确保资产在数量上的完整性

6.要确保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应该做到( )。

A.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会计制度如实地核算经济业务 B.不相容职务分离 c.防止资产流失 D.日常信息核对 E.惩罚制度

7.下列控制措施中,贯彻了制衡性原则的有( )。

A.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B.轮岗制度

c.会计系统控制 D.财产保护控制 E.强制休假制度 8.内部控制的原则包括( )。

A.全面性原则 B.重要性原则

c.制衡性原则 D.适应性原则 E.成本效益原则 9.中央在国企推行“三重一大”制度中的“三重一大’’是指( )。

A.重大问题决策 B.重大政策变更

C.重大项目安排 D.大额资金使用 E.重要人事任免 10. 内部控制的成本主要体现( )

A.内部控制的设计成本 B.内部控制的时间成本 C.内部控制的实施成本 D.内部控制的鉴证成本 E.内部控制的计量成本

11.成本效益原则的要义包括( )。

A.努力降低内部控制的成本

B.在管理中要依据环境和内外条件随机应变 c.合理确定内部控制带来的经济利益

D.内部控制过程中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E.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 12.内部控制的要素包括( )。

A.内部环境 B.风险评估

c.控制活动 D.信息与沟通 E.内部监督 13.风险评估的主要环节包括( )。

A.风险监督 B.目标设定

c.风险识别 D.风险分析 E.风险应对 14.信息与沟通的主要环节包括( )。

A.确认、计量、记录有效的经济业务

B.在财务报告中恰当揭示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c.保证管理层与单位内部、外部的顺畅沟通

D.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E.对固有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评估

8

15.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可以概括为( )。

A.管理人员徇私舞弊 B.越权操作 c.合谋串通 D.成本限制 E.外部审计人员审计不力

(三)判断题 1.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实施的,和普通员工没有关系。 ( ) 2.内部控制的“全员控制”与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在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过程中的领导作用是矛盾的。 ( )

3.内部控制的覆盖范围广泛,涵盖企业所有的业务和事项,包含每个层级和环节。 ( )

4.内部控制从时问顺序上看,包括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 ( )

5.经营管理合法合规不仅仅是获利的基础,也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基础。 ( ) 6.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彼此孤立的,并没有实质性的联系。 ( ) 7.经营目标是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也是终极目标。 ( ) 8.内部控制应当兼顾全面体现了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原则,所以在 实际工作中不需要突出重点。 ( )

9.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时俱进,符合适应性原则。 ( )

10.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中贯彻适应性原则有利于防止出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现象。 ( )

11.对“三重一大”事项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控制符合重要性原则。 ( )

12.在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中,内部监督在最高部,这表示内部监督是针对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是自上而下的单向检查,是对内部控制的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 ( )

13.内部控制制度在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内部控制仅仅为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而不是绝对保证。( )

14.越权操作属于内部控制的局限性之一。 ( )

15.合谋串通的方式有两人串通和多人串通,两人串通的危害极大,往往会形成造假一条龙,不易识别,对公司、股东以及外界的利益相关者带来巨大的损失。 ( )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内部控制的定义?

2.内部控制的目标分为几个层次?各个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3.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把握哪些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与成本效益原则具有怎样的内在联系7

4.简述“三重一大”制度。

5.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内部控制包含哪五个要素?它们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

6.内部控制存在哪些局限性?

7.在实施内部控制时,可能会发生越权操作的行为,简述越权操作的危害。

(五)案例分析题

1.为符合上市要求和监管规定,某公司在形式上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聘任了总经理班子。但其董事长由集团公司法人兼任,是典型的“控股股东当家”。该公司的11名董事中,有9名来自大股东和公司内部,经理层人员普遍兼任董事会成员,形成事实上的“内部

9

人控制”。董事会和经理层片面追求规模与业绩的扩张,对科学决策和资金运作中的“业务流程控制”既不明白也不重视,更不愿实施,最终该公司因经营失败和会计造假被取消上市资格。

要求:

(1)内部控制的定义是什么?简要解释一下,并说明该案例中的公司违背了内部控制的哪一条屙陛?

(2)内部控制的局限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试用内部控制的局限 性来解释案例中出现的现象。

2.2004年12月初,全球的财经媒体都在错愕中将注意力聚焦在一起爆炸性的事件:一家被誉为新加坡最具透明度的上市公司,却因从事投机行为造成5.54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一个在层层光环笼罩之下的海外国企“经营奇才”,却沦为干夫所指的罪魁祸首。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简称“中航油”)的巨额亏损,有可能是其投机过度、监管不力、内控失效后落入了国际投机商设下的“陷阱”。中航油新加坡事件是一个内部控制缺失的典型案例。监控机制形同虚设,导致其违规操作一年多无人知晓。

中航油是经我国政府批准于20HD3年开始从事油品套期保值业务的,以后擅自扩大了业务范围,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相比较套期保值业务,衍生品期权交易风险极大,且不易控制。不论是中航油内部,还是中航油集团,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上都暴露出重大缺陷。

根据中航油内部规定,损失20万美元以上的交易,要提交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评估;累计损失超过35万美元的交易,必须得到总裁同意才能继续;任何将导致50万美元以上损失的交易,将自动平仓。在累计多达5亿多美元的损失之后,中航油才向集团公司报告,而且中航油总裁陈久霖同时也是中航油集团的副总经理,中航油经过批准的套期保值业务是中航油集团给其授权的,中航油集团事先并没有发现问题。

有一点可以肯定,和所有在衍生工具市场上发生的巨额亏损一样,中航油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控制缺陷。不仅在衍生金融市场,在企业经营的其他领域中也不乏其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无数的事实一再证明,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将会使一个个名噪一时的“企业帝国”崩塌于旦夕之问。 要求:

(1)请分析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发生巨亏的主要原因。

(2)这一案例反映了内部控制存在何种局限性?如何克服这一局限性? (3)中航油作为母公司应从这一案例中吸取哪些教训?

3.某集团公司从以下几个方面保证内部控制的全面性、重要性和客观性:

在自我评价方面,各个职能部门按照职责负责日常监督,对业务按月测试和监控,并将结果反馈内部控制部门,以保证全面评价并为内部控制部门提供重点监控的基础。

针对高风险领域增加评价力度和频度,开展专项自评,加强自评工作的专业纵向指导。 年末评价时,要求根据所属单位的业务性质和收入、资产占比较大原则,确定需要的评价单位,并按照重要性原则和日常监督、专项监督情况,确定需要评价的业务流程和控制点,填写测试底稿。

在保持客观性方面,制定了完整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建立了领导机构和组织体系、操作程序和规范,保证组织有章、程序科学、评价有依、记录规范。

设定了评价方式方法,有明确的评价结果记录格式,并加以固化,保证填制规范,记录清晰完整。

公司以独立于内部控制部门的审计部为主每年开展巡查工作,抽查各下属单位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和记录情况。审计人员和参加巡查人员在评价前参加内部控制评价培训,学习

1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