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5 11:39: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讲 什么是人文社会科学
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内容框架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人类已经跨入21世纪,全面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兼通文理,善于综合掌握和创造性运用信息、知识的人才,成为激烈的国际性竞争的焦点。为了造就适应全球科学文化发展潮流、适应我国初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希望通过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这门创新课程的开设,让大家开拓科学文化视野,逐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在自己的小学教育教学岗位上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开展创造性、综合性教育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这门课程主要讨论三个问题: 一、什么是人文社会科学?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如何?三、人文社会科学同初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什么关系?《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教材分为三编,分别回答上面三个问题。
二、 概念解析: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
教材的绪言中说:在现代科学体系中,与自然科学相联结、相对应的“人文社会科学”,是经历了较充分的分化之后逐步走向一体化的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总称。这个概括包含着好几个相互关联着的基本概念。
在我国古代的典籍中,“人文”是同“天文”相对举的;现代人又常常把“人文”与“自然”对举,如说“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等等。总之,“人文”通常指人类的各种文化现象,特别是指人类的精神文化。可以说,人文科学是关于人的自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对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特别是精神文化属性进行探究的学问。请注意,人文科学特别是对人的精神文化属性进行探究的学问。
社会科学,是关于人类社会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它以人的共同体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关于人和社会的学问原先是不分家的,慢慢的分了家,越分越细,然后发现它们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方法实在难以划出一道鸿沟,于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逐步在较高的层面上走向综合。特别是20世纪中期之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互相交叉渗透,出现了某种一体化的趋势。自然而然,人文社会科学这个概念也就形成了,逐步普及了。
三、 概念解析:人文社会科学
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合称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确比较正确地反映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化乃至一体化的趋势。
现代人文科学和现代社会科学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方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着深刻内在联系,难以划清它们之间的边界。比如,在我们中国,一般都把历史学列入人文科学,所谓文史哲一家,文史哲都是人文科学。而国
外有学者认为历史学是典型的社会科学,跟社会学是一种类型的。细想起来,后一种意见并非毫无道理。
还要看到,当代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部上滋生了大量的边缘学科,比如属于人文科学的历史学可以与任何一门社会科学相交叉,形成新的学科;属于社会科学的社会学,又可以同任何一门人文科学组合成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这些新兴学科就像一条条纽带,更紧密地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联结为一体。
人文社会科学这个概念在我国的传播有个过程。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颁发了一个《共同纲领》,其中的一条是:“提倡用科学的历史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及国际事务,奖励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可是那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文社会科学这个概念在我国并没有流行开来;一直到前些年,这个概念才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和使用。1998年9月,江泽民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题词,鼓励该院“办成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基地”。
人文社会科学是一个由众多学科组成的庞大学科群。它的主干学科有哪些?国内外众说纷纭,均无定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教材综合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各种意见,以下学科可以被认为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主干学科:哲学、历史学、文艺学、宗教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军事学、新闻传播学、体育科学、情报与文献学、地理学。我国把马克思主义列为综合性的主干学科。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各门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最终目标都是人,只是研究人的领域、角度和层次不同。
哲学研究人对世界的总的看法以及人的本质。 历史学研究已经过去了的时间中的人。
文艺学关注人类文学艺术创作的规律,研究“审美人”。
语言学探究人类语言的奥秘,当代法国一位语言学家把语言学的核心课题定位为研究“语言人”。
心理学分析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表现,人们从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中看到的是“复杂人”。
人类学家考察人类的生理特征和文化特征,人类学让人们看到了“文化人”的来龙去脉。
社会学家讨论人类的群体生活状态,他们关注的焦点是“社会人”。
经济学解释人类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往往以“经济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政治学阐述人类社会权力关系,研究“政治人”。 法学研究人类社会强制性规范,探讨“法制人”。 教育学追寻人的培养和发展规律,研究“学习人”。
传播学,顾名思义,是以信息传播为研究对象的。然而,现代传播学的奠基人、美国学者施拉姆指出,传播学不仅研究信息的传播,而且研究人;因为传播是人的一种行为,信息的生命和含义是人赋予的,研究信息传播,必须研究人与人关系以及他们所属的集团、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他们怎样相互影响,研究人是怎样相互建立起联系的,等等。信息时代揭幕以后,有的学者开始把传播学的研究焦点定位于“信息人”,已经以“信息人”为主题推出初步的研究成果,引起其他学科的关注。
带有综合性的管理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调控,它的研究焦点,随着
其他学科对人的研究的发展而发展;从自然人、机器人,到“经济人”,到“社会人”,到“复杂人”,到“信息人”,还在不断拓展、深化。
总的来看,除了哲学的研究对象涉及人的方方面面和整个客观世界之外,其它多数主干学科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人与社会的某个特定领域,这些角度和领域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往往是相互交叉重叠,所以,各学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互渗互补,构成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开放型的主框架。
为了叙述和掌握的方便,可以借鉴传统的学科结构层次分类法,把上述主干学科即“门类学科”划为一级学科,把分别从属于各主干学科的“专业学科”划为二级学科,把分别从属于各专业学科的“分支学科”划为三级学科。应当指出,单一的分类视角,不可能对现代人文社会科学这样一个极为复杂的知识大系统的结构体系,作出完善的概括和描述,何况人文社会科学正处在迅速发展的时期。学习者应该留意其他的分类结构模式。
一句话,人文社会科学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它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同现代科学体系中另外一大科学部类也就是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
对于现代科学体系的结构,有多种划分方式。一般人习惯于把客观世界划分为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两部分:以人中心的人类世界和以大自然为中心的自然界。由此,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就相应分化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部类。
四、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同点
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西方自然科学界不少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拒绝承认人文社会科学是科学。诺贝尔奖至今只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门学科——经济学颁奖。在我国,尽管邓小平在1979年就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钱学森对人文社会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地位给予很高评价,但是许多人心目中的科学仍然只是自然科学。
这就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共同点是什么,又有哪些区别;另一个,人文社会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有怎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先讨论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系与区别。
人文社会科学作为科学,具有一切科学都具有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包括:科学是人类客观存在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是创造性的社会活动;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实践性力量。这几条便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主要共通点。
头一条,是把科学理解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这是学习《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这就是说,人类迄今为止所获得的科学知识,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都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阶段性成果,而不是认识的终结;科学是一条没有尽头的后浪推前浪的长河。举一个近在眼前的例子吧:为了破译生命之谜,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启动,2000年6月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2001年2月又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初步分析结果之一是人类基因组共有3万至3.5万个基因,远远小于原来10万个基因的估计。可以预见,随着生命科学发展,这个领域将有许多新的发现。基于无数这样的事实,当代有影响的自然科学家指出,科学知识具有某种暂定性、假定性。自然科学一直被公认为是“硬科学”,它的成果也只能说是阶段性的,有待发展的。同样,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总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形成的,它所包含的真理具有相对性。
对科学另一个重要的认识是:科学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也就是说,人文社会科学以一种具有相对完整体系的知识形态,概括了人类对自身的理性认识。教材为什么说“从14世纪到19世纪是人文社会科学各基本学科逐步成型、独立发展的时期”?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便是各基本学科逐步形成了专门的理论知识体系。
科学的共通性还有两条,一条,科学是创造性的社会活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一样,总是一种社会行为、社会活动;这种社会行为、社会活动的价值和灵魂在于创新。科学的这一本性,在当代表现得越来越充分。另一条,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实践性力量。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又说,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
弄清楚“科学”的内涵,建立对“科学”的正确观念,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所说的人文社会科学,都具有上面所说的四个方面的属性。为什么直到今天,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否认人文社会科学是“科学”的意见?主要的原因之一,正是出自对“科学”的片面认识。
五、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主要区别
当然,人文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又是有所区别的。两者的最主要的区别,除了研究对象有所不同之外,还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不但要像自然科学那样回答研究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而且通常还要对研究对象作出直接或间接的价值判断,也就是通常还要回答“合理不合理”、“应该怎么样”。也就是说,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往往包含着研究主体对研究对象的价值判断。
正因为如此,首先,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就通常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人文社会科学各具体学科的研究对象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进而也就使得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有了鲜明的时代性特征。更重要的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对研究对象作出价值判断的时候,总是深受时代精神的影响,使研究成果打上时代的印记。因此,无论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形成或是运用,都不能与特定时代的背景性因素相分离。这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个性特征,也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主要区分点。
其次,人文社会科学通常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性。民族性具体表现为不同民族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性。一个民族的独特民族文化精神必然向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者渗透,这样,民族性也就必然反映到一个民族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中来。
还有,人文社会科学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发展历史阶段,往往可能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在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和研究者都具有一定的阶级背景,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使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活动和研究成果可能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但是,在谈论人文社会科学可能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时,一定要区分种种不同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民族性和可能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的问题,教材谈得比较充分,这里就不多说了。
六、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研究方法方面,总的来说也有明显的区分度。简单
地说,自然科学一般采用实证方法,人文社会科学往往还要借助理解、领悟、阐释、评价的方法,追求在研究成果中体现事实与价值、数量与质量、真理性与合理性的辩证统一。
教材阐述的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普遍适用的一般研究方法,包括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相结合的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三种“一般方法”有个共同点:它们的两端中的一端同讲求实证的自然科学认识方式一致,另一端同讲求感受、体验、领悟的人文艺术认识方式相通。把处于两端的自然科学认识方式和人文艺术认识方式相沟通、相融合,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的共同特征。
进一步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方法的形成,取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通常包含对研究对象作出直接或间接的价值判断,直接或间接地回答“合理不合理”、“应该怎么样”。这就要求研究者不但要运用理性批判、定量研究、技术分析这一类认识方式,而且要运用情感激发、定性研究、直觉领悟这一类认识方式,更要把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技术分析与直觉领悟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演变为例。英国学者亚当·斯密是西方经济学的奠基人,他对于经济活动中的人是十分重视的。此后还有学者强调,经济学不仅是一门关于财富的学问,更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然而,20世纪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许多学派,背离这一理论研究传统,通过把人假设为“自私的经济人”的方式,抽去了市场经济的制度环境和法律结构,排除了对人的价值、信仰、道德和情感的分析,专门处理经济现象的数量分析,使经济理论日益脱离现实经济生活,变成了“象牙塔”之中的“黑板经济学”。教训激发反思。20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许多学者再度重视经济现象与道德、文化的关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有所调整。
以人与社会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人文社会科学,在研究方法方面,要求对各种科学的认识方式进行辩证综合。
七、两大科学部类交叉融合的趋势:以“夏商周断代工程”为例
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虽然有区别但并不存在无法跨越的鸿沟,相反,由于人类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产物,自然界也越来越多地被打上了人的印记,两大科学部类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出现了交叉融合的趋势。
人文社会科学中的若干主干学科,如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管理学等,都具有兼跨两大科学部类的特点,心理学等还被认为主要是从属于自然科学部类的学科。这是当代科学文化综合化潮流的具体表现。
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强调指出,自然,人类、科学都是统一的;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分不是由于事物的本质,而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我国从1996年启动的国家“九五”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由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7个单位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聘请5位人文社会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为首席科学家,由多学科的专家组成专家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携手攻关,综合运用文理两大部类的知识资源和科研方法,从各个角度进行探索、论证,历时4年多,先由近及远弄清周代和商代的历史年表,最后跨学科的工程专家组推定公元前2070年为夏的始年。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科学综合创新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