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21 14:21: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荧光屏中肃立着一排排蓝色军服的海军战士,等待着主席的检阅。 其中一位瘦削的军人,便是他的父亲。
他与我已同桌多年,他时常从抽屉中翻出一大叠证书,从箱中倒出些勋章。 “我爸每年都会从军队里寄来些勋章、奖章什么的。”
有时,他还会打开上锁的箱子,小心翼翼地捧出翻叠好的军服,轻轻摊开,嘴边仍念叨着:“这是我爸上次受赏,连长奖励给我爸的。”
望着满屋子的画像,不禁想起自己的父亲,整日捏着粉笔头,在黑板上晃动着,打心里的佩服他的父亲。
然而,每当我们从校门走出,迎面而来接我的父亲,父亲满脸的慈爱,带着微笑伸手接过我的书包背在身上,牵着我的手,离开校门,与他告别,笑声随着他的小酒窝中冒出来。
然而,蓦然回首,见到只是他孤寂的身影,虽然看不到他的脸,但我能感受到他的落寞。
偶然四眼相对,他淡然一笑,出神地看着我倚着父亲,渐渐地看着我与父亲没入人群之中,才转过身去,走向他的家门??
有时候,经过他家,顺便看看他是否在家,便着墙倚着窗,踮起脚尖,往窗里望。
他蹲在电话机前,手中拿着话筒,哭着喊道:“爸,你什么时候回家!” 按响门铃,他突见我,嬉笑地叫我进屋坐坐。
当我坐下时,蓦然回首,他的眼角仍留有浅浅的泪痕,向他递过一纸巾,他浅浅一笑,粗略地擦去眼角的泪水,不好意思滴说:“今年我爸又不能回家了。”
自习课上,他突然凑过来,突兀地说了一句:“你爸真好!” 我愣是没有回过神来。
有时候,我们会习惯于看到别人的闪光点,但你们没有感受到别人的目光,那是因为你身上也有引人注目的地方。
屋顶之上,晨光依稀,我与他背对着背,感受着晨风。 “你父亲挺好的。” “你父亲也一样。” 我们相视而笑。
【评语】本文能够扣住题意,讲述了一个“不要总认为别人的父亲好”的故事,富有生活气息。全文结构清晰,有白描能力。判二类卷,57分。
样卷5
草木盈盈
轻泽之花,盈盈枝间。
这是一星期来妹妹临摹的第十张了,是恽南田的《萱草》。 鹅黄的花蕊点染于翠色草叶中,挺括的花姿似于微风中轻扬。画面特色在于无骨,墨色晕染的花盘影绰托于花枝之上,可谓清朗。
我悄悄绕到她身后,看她熟练的运笔,行至花茎与花朵连接处,又像之前无数次所作的一样,刻意淡去了笔迹,营造无骨之态。
简直与原作一样。
看过那么多次她出于崇拜而可以模仿后,我终于按捺不住了:“你能模仿得这么好,为什么不肯自己创作?”看到她抬头望向我的眼中充满了不自信,微微咬住的下唇似乎表示她这种小角色是不行的,只有恽南田大师那样的人才能够画出流传千古的作品而被后世仰望。
5
我制止了她要说的话,转身从抽屉中拿出一幅画和一封信。昨天我带着她的画去见了范老,范老是我们学校德高望重的国画大师。他看了她的画后,拿去让他的学生观摩了一番,还特地写了一封信让我带回来。
她读完信后,半天没能缓过神来,颤抖的嘴唇似乎说不出任何话。但一直以来束缚她的那种不自信似乎在信中的言语下逐渐崩塌。
一直以来,只会热烈而盲目地崇拜大师的她,定是没有发现有许多人钦佩着她的才华。
我突然想起历代的临摹《兰亭集序》的作品中,有多少名家也像我妹妹一般盲目的模仿。一个笔画,匆匆挥下有匆匆休止,多少肆意挥洒在死板临摹中摧折,多少隽永轻逸在矫揉中扭曲。
临摹不是不可以,只是不能沉湎于对前人的仰望中而忘记了自己的价值。自信是文学艺术创作灵感的根源,更是对作品成为思想情感外化的保证。一幅缺失了的自我的作品,是没有灵魂的。
弯腰,低头,还如何能发现别人对自己仰望的目光呢?我们习惯于仰望前人,从前朝古作中埋头寻找珠玉,反复吟诵那些被无数人景仰的句子而忘记了今夕何夕。就是这样,我们还是抱怨这个时代没有大家,有的只是无数因过度仰望而酸痛不已的脖颈。
何时才能发现自己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