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4/10 13:39: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前心理学》考核知识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识记)心理的概念
心理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要点: 1.心理是脑的机能。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3.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二、(识记)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定义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人从出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三、(领会)学前儿童心理学所研究的年龄范围
1.广义的学前时期,指人从出生到进入小学之前(0~6岁)这段时期。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这个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
2.儿童心理发展是指从初生到成熟(一般指0~18岁)心理的发展。 四、(领会)个体心理的发生P5 五、(领会)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P5 六、(领会)学前儿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发展P5 七、(识记)学前儿童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区别和联系P5~6 八、(识记)学前儿童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P6 九、(识记)学前儿童心理学与学前教育学的关系P6 十、(识记)学前儿童心理学与儿童解剖生理学的关系P6 十一、(识记)学前儿童心理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关系P7
第二节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一、(识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P7~9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有以下四点意义:
1.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知识。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至少可以获得儿童心理变
化的基本规律和儿童心理变化的原因。 2.培养对学前儿童的兴趣和感情。 3.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 4.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二、(领会)幼教工作者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必要性
1.幼教工作者掌握了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可以提高自己了解孩子和教育孩子的能力。
2.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可以培养幼教工作者对学前儿童的兴趣和感情。
3.幼教工作者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并在教育工作中使用各种方法了解儿童,可以提高教育工作水平。
第三节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
一、(识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P9
1
学习得法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保证,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要掌握以下三种方法: 1.抓住学科特点。
2.明确基本概念、基本知识。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原则P10
1.客观性原则 2.活动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三、(领会)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P10~17
1.观察法P10
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
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应注意哪些问题:
(1)制定观察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 (2)观察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客观;
(3)对学前儿童的观察一般应反复多次进行。
2.实验法P11~14 (1)实验室实验法 (2)自然实验法 (3)教育心理实验法 3.测验法P14
4.调查访问法P15~16 5.问卷法P16 6.谈话法P16 7.作品分析法P17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一、(识记)年龄特征的概念
年龄特征是指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特征。 二、(识记)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三、(识记)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P21
儿童心理发展既有稳定性的一面,又有可变性的一面。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百年前和几十年前儿童心理学研究所揭示的儿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