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7 4:37: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具体形象思维依靠表象,即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这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
3.抽象逻辑思维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是通过概括、判断和推理进行的。这是高级的思维方式,严格说来,学前期只有这种方式的萌芽。 二、(识记)思维工具的变化
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的作用不断发生变化:动作在其中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这种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1)思维活动主要依靠感知和动作进行,语言只是行动的总结。 (2)思维主要以表象为工具,边做边说,语言和动作不分离。
(3)思维依靠语言进行,语言先于动作而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
第四节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
一、皮亚杰提出,儿童智慧(思维)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识记)感知运动阶段(0~2岁)P179~181 2.(识记)前运算阶段(2~7岁)P181~183 3.(补充)具体运算阶段(2~7岁)P183
第五节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儿童思维的真正形成是在2岁左右。幼儿期(3~6、7岁)是思维开始发展的时期。 1.(识记)思维直观行动性的发展P185~186
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对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即思维是在直接感知中进行的,依靠对事务的直接感知,同时思维也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
学前儿童最早发展的是直观行动思维,其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1)思维解决的问题复杂化; (2)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概括化; (3)思维中语言的作用逐渐增强。 2.(识记)思维的具体形象性P186~189
具体形象思维是依靠表象,即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思维。 在直观行动思维的基础上,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逐渐发展,成为幼儿期思维的主要形式。其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形象性,另外还具有经验性、拟人性、表面性、片面性、固定性和近视性的特点。
3.(识记)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P189~190
幼儿期,特别是5岁以后,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第六节 学前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
一、(识记)学前儿童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概括的特点P190~194
第七节 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
一、(识记)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 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向成人学习社会上已经形成的概念,这是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另一种也可能在生活实践中进行。类似成人的“概念的发现”。 二、(识记)学前儿童概念掌握的一般特点P194~195
1.是内涵不精确,只反映事物外部的表面特征。
13
2.是外延不适当,往往失之过宽或过窄。 三、(识记)学前儿童概念掌握实物概念的特点P195~197
1.以低层次概念为主。 2.以具体特征为主。 四、(识记)学前儿童掌握数概念的特点P197~199 儿童的数概念的形成,经历的四个阶段分别是: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 五、(识记)学前儿童掌握空间概念的特点P199~201 六、(识记)学前儿童掌握时间概念的特点P201~203 七、(识记)学前儿童掌握科学概念的特点P203~204
第八节 学前儿童判断和推理的发展
一、(识记)判断、推理、演绎推理的概念
1.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事物之间或事物与它们的特征之间的联系的反映。 2.推理是判断与判断之间的联系,是在已有判断基础上推出新的判断。
3.演绎推理的简单而典型的形式是三段论。三段论是由三个判断、三个概念构成,每个概念出现三次。它是从两个反映客观事物的联系和关系的判断中推出新的判断。 二、(领会)学前儿童判断发展的特点P204~207 1.判断形式间接化。 2.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