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及集体备课)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2 19:56: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学准备:情景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设置问题。

今天大熊猫“笨笨”要请客,它到竹林里去采竹笋,大家看图,说说,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信息?

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 支?请小朋友想一想。

二、合作探究。

1、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用卡片摆一摆, 然后同一小组里交流所得。要 求每盘分的同样多。

2、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 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 )支竹笋。

三、学习新知,初步认识除法

1、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 学生独立分竹笋,然后汇报分的结果:

先把竹笋每盘放1个,每次分完,再把剩下的竹笋按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直到分完为止。分的结果是每盘放3个。小结: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

小结: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都是属于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除法

2、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3、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

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3)、出示教科书第13页的例题4。

教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

①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 ②把12平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 ③每份是几?(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 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12÷4=3

④教师:12÷4=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四、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课本第13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完成教科书第15页的第2题。

提问:每只小熊分的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平均分成2份)谁会列算式?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因为是把6粒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所以把要分的苹果的个数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分给2只小熊,把平均分的份数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一份是3,3写在等号的后面。)

3.完成教科书第15页的第3题。

让学生讨论后写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因为它是把10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事。因此把要分的西瓜的个数10个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放在2个箩筐中,把平均分的份数2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一个箩筐中装5个,5写在等号的后面。

五、总结

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六、板书设计

认识除法

12÷4=3 |

除号

读作:12除以4等于3 教后反思:

本节课要让学生理解教学上“平均分”用除法来列式,并认识除号。教学中。通过“分竹笋”这个情境,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分一分,理解“平均分”,在此基础上抽象出除法算式,结合除法的含义理解算式的意义,懂得列式的方法,认识除号,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第五课时 认识除法各部分名称

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例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生知道除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小熊猫分竹笋图。

谈话:上节课我们帮助小熊猫分了12个竹笋,今天,小熊猫又能分

多少个竹笋?怎么分呢?请看图。

从图上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读题)

小结:有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科书第14页的例题5。

(1)教师: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个竹笋) (2)用自己的学具动手摆一摆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操作错误的同学给予个别指导。) 学生分完后,教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面来演示分的过程。(教师要强调四个四个的分,每4个放一盘,也就是每4个为一份)

(3)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我们刚才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是怎样?

小结:我们分竹笋的时候,把4个竹笋放一盘,求能放几盘?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法也叫以用除法来计算。

(4)指导算式的写法。

①竹笋的数量是20个,这是表示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每4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分的结果是可以放5盘,5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后面。 板书,20÷4=5

②让学生说一说除法20÷4=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20个,每4个分一份,分成了5份)

③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20 ÷ 4 = 5

↓ ↓ ↓ 被除数 除数 商

(5)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初步认识,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来计算。并认识了除法各部

分的名称。板书课题: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三、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14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提问: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每堆几个小圆片?可以分成几堆?(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

怎样列除法算式?(要摆的小圆片是12个,除号前面写12;每堆6个,除号后面写6;可以分成2堆,等号后面写2。)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2除以6等于3)再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12按照每6个一份可以分成2份)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下面两道小题。

2、练习。教科书第14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再同桌的互相说一说。 四、总结

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板书设计

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20 ÷ 4 = 5 ↓ ↓ ↓

被除数 除数 商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为进一步学习除法奠定基础。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总数每几个分成一份,求分几份,用除法计算,并认识除法各部分名称。

第六课时 练习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17页练习三的第6—11题。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