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6 0:35: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森林报·春》班级读书会教学设计 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小学 陈劲仪
【文本解读】
《森林报》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组《回顾与拓展》课外书屋的推荐书目。这部书于1927年出版,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作者擅长描写动植物的生活,他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这本书告诉了孩子们应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设计理念】
“小学生阅读能力”可以表现为获取(提取)信息的能力、解释与整合的能力、分析与推论的能力、反思与评价的能力以及应用能力。本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获取(提取)信息、解释与整合、反思与评价、应用等方面进行设计,侧重用不同的形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整体把握并整合信息能力、对文本的评价及鉴赏能力,在多种活动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本学期第三组说明性文章的学习之后,向学生推荐《森林报》这套科普读物,教给学生阅读整本书的一些基本方法,利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分享阅读的快乐和收获,激发学生阅读相类似的文本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交流、学习相关的阅读方法,培养读书细致的良好阅读习惯。
2.乐于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3.感受文本语言生动、笔调轻快、形式新颖的语言特色,激发对科普读物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交流、学习相关的阅读方法,感受文本语言生动、笔调轻快、形式新颖的语言特色,激发对科普读物的阅读兴趣。 【前期准备】
1.自由组合,成立书友队,小组共读。
2.制作动植物名片。
3.每个小组围绕书中内容,准备10题选择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畅聊感受。
1.配乐,回顾读书活动。同学们,学习完第三单元说明性文章后,我们阅读了课外书屋的推荐书目《森林报》。让我们跟随镜头回顾一下这个读书活动。
2.畅谈读后感受。读过这本书后,同学们肯定有很多自己的感受,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呢?
3.生初步谈读后感受,师相机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森林报·春》的读书活动,展示学生的活动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整体感知《森林报·春》的主要内容、写作特点,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并把握文本内容的能力。】 二、知识抢答,了解书中内容。
1.这本书的内容十分丰富,课前我们也按照导读卡进行了学习,我们就来一次PK赛,看看谁在读书的时候更认真、细致。这次的PK赛分成必答、抢答、加分题三个环节。必答题、抢答题答对加10分,答错不扣分,加分题题答对加10分,答错扣10分,3秒内必须作答。 2. 小组有奖竞答。
3. 交流读书方法。同学们,你们是怎么记住这么多的知识的?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4.师小结:我们也可以用这些方法来读书,读书时,我们关注细节,反复读,就能记得多,记得牢,开阔我们的视野。(板书:抓住细节,反复读。)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问答,引导学生关注书中的细节,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并掌握“关注细节,反复读”的读书方法。】
三、展示名片,整合文本信息。
1.在《森林报·春》这本书中,有很多有趣的介绍,你最喜欢哪种动植物呢?请同学上来介绍自己制作的动植物名片。
2.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制作的动植物名片,并贴在《阅读
报》上。
3.师小结读书方法:同学们在制作动植物名片的时候,能把书中介绍它们的信息提炼出来,并把当中最有趣的、鲜为人知的介绍整理在一起,这种读书方法就叫做整合信息。(板书:提炼语句,会整合。) 【设计意图:关注《森林报·春》中有趣的动植物介绍,整合相关信息,制作动植物名片,让学生学会互动分享。展示后及时小结读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读书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