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6 11:21: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主备人所在学校及姓名 课题 13.画杨桃 审核人所在学校及姓名 课型 新授课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教学 目标 2、通过理解教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培养学生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能力。 3、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4、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重难 教学重点 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点 教学难点 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1)图片及多媒体直观展示法;(2)一教学准备 课件 教法、学法 点突破教学法;(3)以读促悟法。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示标 1、(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书:画杨桃) 2、出示目标1、2 二、查学诊断 教 学 过 程 检查预习情况 1、指读生字词。 2、指读课文 三、导学施教 1、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1)谁画杨桃? (2)怎样画杨桃 (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利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 5、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意思?怎么理解的?(交流)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想当然:凭主观想象,认为事物应该是这样。联系课文内容, 父亲经常叮嘱“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不要凭主观想象,画走了样。 6、指导写字叮、 嘱、排、靠、副。 5
二次备课
四、练测促学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拓展延伸 提出自己的疑问(简单问题当堂解决,解决不了留待进一步读书解决) 六、作业布置: 继续读文,完成相关练习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示标 1、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2、出示目标3、4 二、查学诊断 1、指名读。 (1)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是……就……不要) (2)“想当然”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举个例子说说什么叫“想当然”? 三、 导学施教 1、学习第二至三自然段,指名读。 这两个自然段讲了什么?讨论: (1)第二自然段分为几层? (2)找一找哪几层是回答“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①老师根据桌上的杨桃讲解现在看到的杨桃就象五角星一样。 ②出示投影片,一椭圆形带棱的杨桃。 ③实物演示,让从不同角度看的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样子。(让学生亲自实践看一看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是什么样子,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④说出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⑤“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是否还有其他原因?结合父亲的话讲一讲什么是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这是通过提示,帮助学生理解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第二个原因。) 让学生把两个原因结合起来讲。(再一次加深理解。) 3、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 默读第四至六自然段。 (1)出示讨论题: ①开始同学们认为这幅画画得怎么样?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2)指导朗读,注意语气的变化。 (3)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同学们的认识为什么发生了变化?(进一步明确学生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4、学习第七自然段,自由读这一自然段。 (l)老师的话里共有几句话?(2)前两句告诉了我们什么?(3)举例子说说怎么就叫角度不同,样子不一。(板书角度不同,样子不一。)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6
(4)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时,应该怎样做? (5)什么叫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受别人影响。) 在逐句分析这一自然段的基础上,再读并试背诵。 5、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1)老师和父亲的话哪些地方相似? (2)为什么说老师和父亲的话对我来说一生受用?(板书:一生受用) (3)父亲和老师所讲的画画上的事。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么做?(板书要……不要,是……就) 设计意图: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四、练测促学 谁能用“要……不要”说一句话? 五、 拓展延伸 1、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先认为别人错了,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还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能使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得到好处,我们要牢记这个道理。 2、齐读例数第一、二自然段并试背诵。 六、作业布置:预习《小马过河》 板 书 设 计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13、画杨桃 父亲:是……就…… 老师:角度不同 样子不一我:一生受用 教 学 反 思
7
主备人所在学校及姓名 课题 14.《小马过河》 审核人所在学校及姓名 课型 新授课 1、认识本课生字:蹦、麦、如、蹚 、鼠、淹、啦、叹、脑筋;指导学生观察人物说话的动作、神情;会用:连蹦带跳、难为情地、亲切地、吃惊地等描写人物说话教学 时动作神态的词语。 目标 2、 分角色朗读和复述课文。 3、 教育学生做事要动脑筋,要实地去试试,初步懂得\实践第一\的道理 重难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观察人物说话的动作、神情。 点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做事要动脑筋,要实地去试试,初步懂得\实践第一\的道理。 (1)图片及多媒体直观展示法;(2)一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法、学法 点突破教学法;(3)以读促悟法。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示标 1、《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同学们是很喜欢读的。板书课题 2、出示目标1、2 二、查学诊断 1、出示句子读准字音 小马连蹦(beng)带跳地驮着麦(mai)子向磨坊(mofang)跪去。 老牛说:\水很浅,刚没(mo)小腿,能蹚(tang)过去。\松鼠(shu)说:\当然啦(la)!我的伙伴就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小马想,如(ru)果妈妈在身边,那多好啊!他叹(tan)了口气回家了。 老马说:\哦(o),自己不动脑筋(naojin),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教学\连蹦带跳\时,增教\蹦蹦跳跳\、\一蹦一跳\、\蹦呀跳呀\、\又是蹦又是跳\。 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同时又可了解故事梗概 三、导学施教 (一)范读课文。 小马是怎样过河的呢?请小朋友听老师读课文。 (二)再自学课文、分段(通过下列提问,帮助学生弄清课文层次) 1. 课文第一小节说的什么? 2. 小马过河,他到河边去了几次才过河? 3. 课文中写小马第一次过河从哪儿到哪儿?第二次呢? 4. 那么课文可分成几段? 第一段:小马整天不离开妈妈。 第二段:小马第一次没敢过河。 第三段:第二次小马终于过了河。 5、指导书写生字麦、愿、意、该等生字。 设计意图: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中扎扎实实的训练学生的语言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