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题答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5 2:38: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7、认知策略可以分为(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等。 8、一般认为运动技能包括三个方面的成分:(动作或动作组)、(知觉能力)和(体能)。 9、动作可分为(反射动作)、(基本-基础动作)和(技巧动作)。 10、运动技能可分为(动作语词的获得)、(连锁与辨别)和(问题解决)三个层级。 11、运动技能的形成可分为操作(定向)、(模仿)、(整合)和(熟练)四个阶段。 三、选择题

1、陈述性知识主要以(C )和( D )来表征;程序性知识主要以( A )和(B )来表征。 A、生产式B、生产式系统C、命题网络D、图式 2、下列属于复述策略的有( ABCDEF ),属于简单加工策略的有( GHIJKL ),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有( MNOP ),属于组织策略的有( QRS )。

A、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B、排除相互干扰C、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D、多种感官参与E、复习形式多样化F、画线G、位置记忆法H、缩减和编歌诀I、谐音联想法J、关键词法K、视觉想象L、语义联想M、做笔记N、提问O、生产性学习P、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Q、列提纲R、利用图形S、利用表格 3、运动技能是一种习得的技能,它以( B )运动为基础。 A、不随意B、随意/ 四、简答题

1、如何培养高校学生的运动技能? 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2、简述运动技能的练习曲线特点。 开始进步快;

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 后期进步慢; 总趋势是进步的。

第五章 高校学生学习迁移

一、名词解释

1、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正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的积极影响。 3、负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的消极影响。

4、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成分。 二、选择题

1、最早关于学习迁移的假说是( A ),(A)迁移理论认为训练某种一般性思维技能是可以促进其在各种官能之间发生无条件、自动的迁移。桑代克是学习迁移理论( C )的创始人,该理论重视学习情境因素对迁移产生的影响,认为两次学习产生迁移必须要有相同要素。学习迁移的( B )认为共同要素只是发生迁移的前提,但产生迁移的关键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该理论更加强调了作为学习者在学习迁移中的认知的能动作用。学习迁移理论的( F)认为迁移发生的关键在于对两种学习情境中共同关系的“顿悟”,顿悟情境中的一切关系才是获得迁移的根本。( D )认为通过对两种学习情境的综合分析和概括才是迁移发生的基础。( E )认为迁移是通过新旧两个问题空间的类比来实现的,影响迁移的因素是类比关系。( G )认为两种学习之间的迁移程度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当

两个任务之间存在有共同的产生式,或者两个任务的产生式有交叉重叠,迁移就会发生。( H )认为认知策略要达到可以在多种情境中迁移的程度,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学习者的元认知水平。

A、形式训练说B、经验类化说C、共同要素说D、分析—概括说E、类比迁移理论F、关系转换说G、产生式理论H、元认知迁移理论

2、要促进学生迁移能力的发展,最关键的还是在于( E )。

A、合理的教学目标B、具有时代性和迁移价值的教学材料C、教学内容的合理组织D、良好的教学程序E、教会学生学习,学会迁移 三、填空题

1、关于迁移的三个经典学说是(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和(概括化理论) 2、精选教学材料至少要把握两条原则:第一是(要具有时代性),第二(要具有迁移的价值)。 3、组织教学内容有三个原则,即:(结构化原则)、(一体化原则)和(网络化原则)。 四、简答题

1、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学习对象的共同要素。如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学习情境的相似性、学习目标的相似性等。 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

认知技能与策略,如:分析概括的能力、元认知策略等 定势的作用

2、如何促进学说迁移能力? 合理确立教学目标; 科学精选教学材料;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有效设计教学程序; 教会学生学习与迁移。

第六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

一、名词解释

1、问题——是指那些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而必须间接用已有知识处理的情境。

2、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3、算法策略——是解题的一套规则,它精确地指明解题的步骤。

4、启发策略——就是凭借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5、定势——是在先前的活动中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6、功能固着——是一种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式,即当一个人熟悉了一种物体的某种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的其他功能。

7、表征方式——就是在头脑中记载与呈现知识的方式。

8、原型启发——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解决问题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

9、问题情境——是个体面临的刺激模式与其已有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 二、填空题

1、问题是由(给定)、(目标)和(障碍)这三个要素构成的。

2、英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提出创造过程的四阶段论,这四阶段依次是(准备阶段)、(孕育阶段)、(明朗阶段)和(证实阶段)。

3、问题解决的基本特征有(问题情境性)、(目标指向性)、(操作序列性)和(认知操作性)。

4、问题解决的认知思维过程一般经过(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5、在解决问题中提出假设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个体思维的灵活性),一个是(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

6、问题解决策略主要有两类:(算法策略)和(启发策略).

7、问题解决的启发式策略多种多样,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有(手段—目的分析策略)和(目标递归策略)。 8、影响创造力的心理因素有(知识)、(智力)和(人格)等因素。 9、问题意识有两个基本来源:一是(好奇心),二是(怀疑精神)。 三、选择题:

1、在创造的四个阶段中,潜意识参与是( B )阶段的最大特点。 A、准备B、孕育C、明朗D、证实

2、顿悟一般发生在创造活动的(C )阶段。 A、准备B、孕育C、明朗D、证实 3、问题解决最基本的成分是( D )

A、问题情境性B、操作序列性C、操作序列性D、认知操作性 4、在解决问题的四个阶段中,( C )是最关键的步骤。 A、发现问题B、明确问题C、提出假设D、检验假设 5、在奥苏伯尔和鲁宾逊看来,解决问题的核心是( C )

A、呈现问题情境命题B、明确问题与已知条件C、填补空隙过程 6、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中,( A)可以保证问题一定得到解决,但费时费力,而( B )的办法容易成功,但不能保证成功。( B)是人们常用的问题解决策略。 A、算法策略B、启发策略

7、一般认为创造力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 B )因素。 A、智力B、人格 四、简答题

1、简述杜威的问题解决五步模式。

杜威认为问题解决要经历一下五个步骤: 遭遇到疑难;

确定疑难的关键所在; 提出问题的种种假设;

对各种假设分析评鉴,选出最佳假设; 验证、证实、驳斥和改正假设

2、简述奥苏伯尔和鲁宾逊的问题解决模式。

奥苏伯尔和鲁宾逊以几何问题为解决问题的原型,于1969年提出了一个问题解决模式: 呈现问题情境命题; 明确问题与已知条件; 填补空隙过程。

3、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㈠有关的知识经验; ㈡定势与功能固着;

㈢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 1、问题情境 2、表征方式 ㈣酝酿效应; ㈤ 原型启发;

㈥ 情绪和动机状态

4、简述促进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 促进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思维策略; 养成学生迁移与运用知识的习惯。 5、如何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环境; 激发问题意识与开发创造力; 运用创造思维规律开发创造力;

教学活动具有创造性。如使教学活动具有新颖性,使教学活动富于变化,使教学活动尽可能超越“给定”信息。

第七章 高校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名词解释

1、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着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2、学习动机——是推动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过程或心理状态。

3、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是一种内部动机。

4、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对因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或胜任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是一种外部动机。

5、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为了赢得长者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或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 6、耶基斯—多德森定律——1908年耶基斯和多德森通过实验证实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往往会因课题性质不同而不同的规律。当学习比较容易的课题时,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效率会因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当学习比较困难的课题时,在更大的范围内学习效率会因动机强度的增强而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增强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特别在学习力所能及的课题时,其效率的提高更明显。 7、归因(Attribution)——指个体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结果的原因的推断过程。 8、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9、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 二、填空题

1、动机对于个体活动具有三种基本功能:(激活功能)、(引导功能)和(维持与调整功能)。 2、可促使学生把行为指向学习的成就动机主要有三种:(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3、在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内驱力,其诀窍就是要想法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学习经验)。

4、动机冲突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双趋动机冲突)、(双避动机冲突)和(趋避动机冲突)。

5、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或工作效果的影响大小与好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动机本身的强弱),二是(学习者的行为质量)。其中更为关键的是(学习者的行为质量)。 6、习得性无助感产生后有三方面表现:(动机降低)、(认知出现障碍)、(情绪失调)。 三、选择题 1、( A )内驱力是一种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学习动机。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

2、成就概率在50%的任务是最能调动( B )的积极性。(A )往往倾向于选择大量非常容易活非常困难

的任务。

A力求避免失败者B、力求成功者

3、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B )。

A、强化B、个体成败的亲身经验或直接经验C、个体成败的替代性经验D、个体的归因方式 4、学习竞赛对于成绩( C )的学生影响最大。 A、极差者B、中下者C、中上者D、极优者 5、在三种课堂目标结构中,( B )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改善同伴关系。

A、竞争型B、合作型C、个体化 四 、简答题

1、简述强化动机理论。

强化动机理论是由联结主义理论家提出来的。该理论把人类行为的动力归结到了强化,认为人的某种行为倾向之所以发生,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的联系。当某种行为发生后给予强化,就可以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强化可分为外部强化和内部强化。正强化和负强化都起着增强学习动机的作用,而惩罚一般起着消弱动机的作用。该理论过分强调引起行为的外部力量,忽视甚至否定人的学习内部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这是该理论的局限性所在。 2、简述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是麦克兰德和阿特金森接受默瑞的“成就需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麦克兰德发现成就动机高的人,喜欢选择难度较大,有一定风险的开创性工作,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能从完成任务中获得满足感,而成就动机比较低的人则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独立决策少的任务或职业。阿特金森提出了具有广泛影响的成就动机模型,认为成就动机的强度是由动机水平、期望和诱因的乘积来决定的。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力求成功者一般讲目标定位于获取成就,成功概率在50%的任务是最能调动其积极性的;而力求避免失败者则相反,他们往往倾向于选择大量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如果成功概率在50%左右,他们会回避这项任务。因此在教育活动中,要调动力求成功者的积极性,就应当提供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手等方式来激起其学习动机;而对于力求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少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环境,如果小有成功便立刻给予奖励或强化,评定分数也要适当放宽,并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指责其错误,并想法增加他们力求成功的成分以调动其积极性。 3、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他认为对行为的归因有两种,一种是环境归因,即将行为原因归为环境,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可以不负责任,另一种是个人归因,即将行为的影响归于个人,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应当负责。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特根据控制点把人划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周围的环境,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由于个人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造成的,外控型的人感到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的环境,不论成败都归因于他人的压力以及运气等外部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同时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归因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主要有三:一是能了解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二是能根据行为者自身的归因倾向预测他以后的动机;三是归因训练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

4、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班杜拉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受两个因素影响或决定的,一个是强化,一个是期待。班杜拉将期待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结果期待即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一种是效能期待,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即自我效能感。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