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吵》课堂教学实录第一课时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9 22:34: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争吵》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生字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蒂的感情变化及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迁移导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检阅》,那篇故事让我们知道同学之间的友谊是多么宝贵的情谊,这份浓浓的情谊不仅可以帮我们战胜困难,找到自信,也让我们感受到在集体中生活的快乐。然而,生活在一个集体中,不可能天天都是快乐的事情,肯定也会发生一些小摩擦,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讲同学之间发生摩擦的故事。(板书课题:争吵)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理解题意,引导质疑。

师:看这个“吵”字,猜一猜,为什么是“口”字旁? 生:吵和口有关系。

生:吵要说话,说话要用口。 师:不说话能不能吵? 生齐:不能。 师:再加上一个“争”字,又说明了什么?(学生沉默)两个字连起来读一读,再好好想一想:“吵”和“争吵”有什么不同?

生: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理。

生:你不让我,我也不让你。在一件事情上,他们的意见不一样。 师:说得好。也就是说,“争”在这里有什么意思? 生:争论的意思。

师:对。因为一件事情,意见不一致而争论,而且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这就是争吵。请大家带着“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感觉,再大声读课题。

师:此时,我看着这个题目心里有了很多疑问。你有没有疑问? 生:谁和谁争吵啊? 生:他们为什么要争吵? 生:他们有没有打起来? 生:有没有被老师发现? ……

(教师根据学生质疑,对问题进行归纳梳理,板书于黑板上: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结果怎样。)

三、读文释疑,疏通文意。

师:同学们的疑问也正是老师的疑问。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故事去寻找答案吧。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6分钟,老师说停的时候再停。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争取读通顺。(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直到师击掌喊停。)

师:读了几遍? 生1:两遍。

师:噢,真不简单。老师6分钟只能把课文读一遍,你竟能读了两遍,真是了不起啊。还有谁和他一样也读了两遍? (不少学生举手)

师:你们了不起,老师得向你们学习。有没有像老师一样只读了一遍的? (又有一部分学生举手) 师:(面向只读了一遍的学生)你有没有觉得不如他们? (生2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师:还没有比较呢,怎么可以服输?下面,老师让你们比一比,输了再服输,行不行? 生2:行! 师:(老师把“读一遍”和“读两遍”的学生分成了两个队)好,比赛开始。谁和谁发生争吵? 生:安利柯和克莱谛

(师竖起大拇指以示表扬,并板书:安利柯 克莱谛) 师:他们为什么争吵? 生:(犹疑,然后照着课本读)

师: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越简练越好。能用一句话,不用两句话。

生:因为克莱谛不小心碰了“我”一下,“我”又故意碰了克莱谛一下,克莱谛很生气,和“我”吵起来。

师:好。你用了两个非常准确的词,说出了两个人当时不同的动机。(板书:不小心 故意)那么,争吵的结果怎么样?

生:放了学,“我”……(学生回答较啰嗦) 师:能用一个词语概括说出结果吗? 生:和好如初 师:(竖起大拇指)你真了不起,会概括。谁能看着板书,把这个故事概括地说出来? 生:《争吵》讲的是在学校里,克莱谛不小心碰我了,我见克莱谛笑,有些生气,又故意碰了他,克莱谛非常生气,和我吵起来,放学后,两人又和好了。

师:你讲的既简练又明白。在他的回答中,有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谁听出来了? 生:放学后。

师:对啊!放学后两个小伙伴和好了,这说明争吵发生在什么时间? 生:放学前。

师:赶紧浏览一下课文,看看哪些段是写放学前的事情,哪些段是写放学后的事情? 生:1——8自然段是放学前的内容;9——14自然段是放学后的内容。 四、读文质疑,理解文本。

师: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研究一下1——8自然段。请几个同学分自然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判断谁读得好。

(学生分自然段接读课文1——8自然段) 师:这四个同学,你认为谁读得最好? 生:李欣然。 师:为什么?

生:她一字也没有读错,还很流利。 师:这值得表扬。

生:我认为孙寒读得好。 师:为什么呢?

生:他以前读书声音小,这次声音很大,让我们听得很清楚。

师:你真是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同学的进步。大家说孙寒的进步值不值得表扬? 生(齐):值得!

师:学到这里,你有没有学出问题来?

生:一对好朋友为什么因为一点小事就争吵? 生:克莱谛为什么把手缩回去?

生:我们平时和别人发生争吵会吵得很凶,他们为什么只说了几句话? 生:上次来我家做客是哪一次?

师:了不起啊,同学们,你们能从文章中读出这么多问题,说明你们是带着思考读书的。这么多问题,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 生:读书。 生:小组讨论。

师:好的。下面我们就用小组合作的办法来解决前三个问题。(每个小组自由选择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探究第一个问题,师问:一对好朋友为什么因为一点小事就争吵? 生:因为克莱谛得了奖。 师:能说的再具体一些吗?

生:因为克莱谛得了奖,“我”没有得,心里嫉妒他。 师:准确。(板书:嫉妒)知道什么是嫉妒吗? 生:看到好的东西,自己得不到,很生气。 师:有点道理。

生:不是生气,是很羡慕。

师:那你认为在这里用“嫉妒”好,还是换成“羡慕”好? 生:嫉妒。因为安利柯得了红眼病。 (众笑)

师:你讲得很恰当啊。羡慕到眼红的程度,心里不舒服了,就是嫉妒了。嫉妒别人好不好? 生:不好。自己会不开心。 生:不好。还会影响到友谊。 师:你们认识很深刻嘛。看看,这两个字为什么带着“女”字旁?猜一猜,猜错了也没有关系。 生:女人心眼儿小,爱嫉妒。

师:你呀,猜得有道理,但也没有道理。(学生们笑)有道理是说,古人造字时,确实是包含了女人善嫉的想法。没道理是说,真的只有女人善嫉妒吗?故事中的人是女人吗? 生(齐):不是。

师:从哪里知道故事的主人公不是女人? 生:故事中是男人“他”,不是女人“她”。 师:对,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都是男孩子。不仅如此,这个班有中所有的学生都是男生。(学生惊讶)请看屏幕。 (多媒体出示)《争吵》选自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爱的教育》发表于1886年,那时的意大利是男女分校接受教育。全书大部分内容是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日记,所以,这部书也叫《一个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100多年来《爱的教育》一直畅销不衰,并且曾多次被改编为动画片、电影、连环画,读者遍布全世界。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这段资料?

(生举手,老师点一学生来读,“衰”不认识,教师予以提示。) 师(指“衰”):这个字认识了吗?再读一遍。(生读)再一起读一遍。(生齐读)什么是“畅销

不衰”?

生:一直卖得很好。

师:什么样的书会畅销不衰? 生:好书。

生:有价值的书。 师:对了。《爱的教育》就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好书啊。里面一共写了100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非常感人。《争吵》就是100个故事中的一个。从这段资料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这部书还有拍成了动画片、电影、连环画。 师:对,形式多种多样。 生:那时是男女分校的。 师:什么是男女分校?

生:就是男孩子和女孩子不在一个学校读书。 师:你理解得真对。《爱的教育》写的是一所男孩学校还是女孩学校? 生:男孩学校。

师:全是男生,没有女生。所以,嫉妒不是女生的专利。 探究第二个问题:克莱谛为什么把手缩回来? 生:克莱谛把手缩回去,是因为老师来了。 师:假如老师不来,你们认为他会不会打“我”? 生:我认为不会。

生:我觉得肯定会。因为克莱谛气得脸都红了。 师:哦,看来你们的意见不一致。不过想弄明白这个问题不是件简单事,得回到《爱的教育》这部小说中去,才能找到答案。我提议,这个问题留待下一节课解决,行吗?(两生同意) 探究第三个问题,师问:课文为什么对“我”和克莱谛争吵写得少?你们找到合理的原因了吗?

生:因为老师来了,所以他们不可能在老师面前不停地争吵。

师:合情合理。我有一点困惑:平时咱们遇到了摩擦,尤其是同学做错了的时候,总会告诉老师,让老师主持公道。克莱谛为什么不告诉老师呢? 生:有可能是没有来得及,老师就上课了。 生:克莱谛不希望老师打安利柯,他们是朋友。 生:可能是老师太厉害了,他不敢告诉老师。

师:大家说的是你们心里的推测,到底这些推测对不对呢?还得回到《爱的教育》这部书中找答案。另外,陈晗同学提出的“上次来我家做客是哪一次”的问题也无法在这堂课上得到答案。哪里有答案呢?老师这里有两篇文章,请大家课后认真阅读,答案就能找到了。(两篇文章分别是十一月十三日的那篇《朋友克莱谛》和一月十日的《友人来访》) 抓第五自然段,走近人物内心世界,体会人物内心感情。

师:同学们,在1——8自然段中,有一个段非常特殊。谁发现了? 生:第五自然段。 师:噢?哪里特殊?

生:这一段写的都是安利柯心里想的。

师:对。把人物心里想的事情详细写出来,这叫心理描写。谁愿意来来读一读这一段?(指生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得很流利。同学们看一看,如果我们把这一自然段删除掉,故事情节有没有改变? 生:没有。

师:既然不影响故事的发展,写它有什么用?不是多余吗?

生:如果没有这一段,我们就不知道安利柯心里有多难过。

生:安利柯与好朋友发生争吵心里很后悔,但又不想认错。如果没有这一段,我们就不知道了。

师:是吗?那么,你们认为哪些句子最能体现安利柯内心矛盾?请画出来。 (学生画完后,师生交流。)

生:想到这里,我觉得克莱谛很可爱,心里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

师:你读得很有感情。你现在就是安利柯了,请问:现在还生克莱谛的气吗? 生:不生气了。

师:为什么不生气了呢?

生:本来也不是大事情。克莱谛碰我是不小心,也向我道了歉。 师:还有别的原因吗?

生:我故意碰他,弄脏他的本子,是我做错了。

师:挺好。这位“安利柯”认识到自己错了。那我提议,你去向他认错吧! 生:(摇头)不行。太没面子了。

师:原来如此,你是为了“顾面子”而不肯认错。有没有画出别的句子? 生:我用眼角偷偷地看他。 师:你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

生:安利柯知道自己错了,心里很惭愧,认错吧,又觉得难为情,所以,偷偷地看克莱谛。 师:你真的是走进了故事之中。这个“偷偷地”把安利柯复杂的心理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出来。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时候:因为“面子”而不肯认错?(学生们有些难为情)没关系,如果有举举手就行了,不必说出事情经过。 (有几个学生举起手)

师:是啊,安利柯就是这样一个好面子的人,尽管知道自己错了,也没有勇气承认错误。第五自然段在全文中有用没有用? 生:(齐)有用! 师:是啊,这种心理描写的方法用得恰当,真是有用得很哪!一下子就把人物特点表现出来,以后同学们在写人时可以学着使用心理描写。 六、回顾课堂,评价学情。

师:这堂课上到这儿就要结束了,这节课上没有解决的疑问,我们到下节课继续研究。老师发现这堂课上,一组和二组的同学表现都很出色,听课认真,积极回答问题,而且各有自己的见解,老师认为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你猜,是哪个词? 生(兴奋):水平相当。

师:可以。还有没有别的词? 生:不相上下。 生:势均力敌。

师:火药味太重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要打起来了呢。再换一个。 生:棋逢对手。 生:旗鼓相当。

师:哦,“旗鼓相当”你也知道?不简单啊!很有文采,就用这个词吧。一组和二组的同学是旗鼓相当,打了个平手!(学生欢呼)下课!

第二课时

一、谈话交流,课接上回。

师:上一节课我发给大家两篇文章,大家读完了吗?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