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6 4:35: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0、三坊七巷写文明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坊七巷走出来的人才影响着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 2、知道三坊七巷拥有源远流长的人文景观。 教学重点:
知道三坊七巷这个地方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三坊七巷是福州市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向西三片称“坊”,向东七条称“巷”,自北而南依次为:“三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此街区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三坊七巷-朱紫坊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总占地面积公顷,基本保留了唐宋的坊巷格局,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建筑计159座,其中包括全国重点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1、学生自学相互交流讨论: 三坊七巷处在哪里 南后街街景怎样 三坊七巷的建筑特点怎样 各坊巷的名称是什么 2、师生共同讨论结果。 3、师小结。
二、介绍“三坊七巷走出来的名人”。 三、介绍“南后街的书香”。
四、完成“连一连”、“做一做”和“说一说”的部分。 五、总结全文。 六、教学反思:
11、图书之府话建阳
教学目标:
1、知道图书之府建阳在宋代曾是全国三大刻书业中心之一。 2、了解建阳这个小城市为什么会成为全国印刷中心之一。 教学重点:
知道之府话建阳三大刻书业中心。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课文。
建阳刻书业从五代开始,历经宋、元、明、清,约有千年的历史。居民“以刀为锄,以版为田”。刻书作坊,栉次鳞比。尤其在南宋时期,朱熹与书坊刻书业的关系极为密切。在书林建立同文书院,利用“图书之府”的丰富资料进行学术研究,先后完成《近思录》、《资治通鉴纲目》、《程氏外书》、《伊洛渊源录》等重要着作。同时朱熹及其门人蔡元定、蔡沉、祝穆、真德秀等,从事着述活动,为建阳两坊提供大量书稿,如朱熹与蔡元定的《周易启蒙》,祝穆的《事文类聚》等等,也都推动了书坊印刷业的发展。正如理学家熊禾所说:“文公之文,如日丽天;书坊之书,犹水行地。”精辟地道出了两者之间相互依存与促进的 关系,因此南宋建阳书坊出现了一个鼎盛的黄金时期。建阳书坊出版的图书种类和数量之多,在全国亦属罕见,真是“建阳书籍满人间”
1、让学生自由学习课文,并说一说: 图书之府建阳位于哪里
为什么说图书之府是全国三大刻书业 建阳刻书作坊主要集中在哪里 2、师生共同完成讨论结果。 3、小结。
二、介绍“弥足珍贵的建本”的部分。 三、介绍“四堡雕版印刷”。
四、完成“写一写”和“做一做”的部分。 五、总结全文。 六、教学反思:
12、抗战文化铸名城
教学目标:
1、知道永安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成为东南着名的抗战文化名城。 2、了解永安兴起抗战进步文化活动。 教学重点:
知道永安是抗战文化的名城。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抗战时期,作为福建省临时省会的永安,经济落后,生活水平低下,疟疾、鼠疫、霍乱肆虐,加之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和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白色恐怖,对内迁永安的人来说,这些都是要面对的严重挑战。但是,永安的共产党人和进步文化人士克服了种种困难,兢兢业业,艰苦奋斗,创建了众多的出版社,坚持出版进步报纸、刊物和书籍,创作反映日军侵略罪行和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文艺作品,开展群众性歌咏活动和戏剧演出,抗战文化活动搞得轰轰烈烈,使永安成为我国东南的抗战文化中心而载入史册。他们在永安的进步文化阵地辛勤耕耘、倾注心血,是勇敢的拓荒者和坚强的斗士。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些抗日文化战士,不会忘记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艰难岁月。
1、让学生自学课文,并说一说: 永安成为了哪里的三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
(永安成为与重庆、桂林齐名三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 为什么说永安是抗战文化的名城
(当时驻有39家出版社,有剧团10多个。)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3、师生共同小结。
二、学习“盛况空前的战时戏剧活动”。 三、学习“活跃的文化出版事业”。 四、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总结全文。 六、教学反思:
13、红土忠魂瞿秋白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领导人瞿秋白坚贞不屈,在长汀从客就义的事。 2、了解瞿秋白如何挫败敌人。 教学重点:
知道瞿秋白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崇高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课题。
出示瞿秋白照片。
瞿秋白(),江苏常州人,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是上海大学原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把上大建设为南方的新文化运动中心,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民族振兴输送了一大批栋梁之才。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慷慨就义,时年36岁。
1、学生自由学习全文,并想一想:
瞿秋白怎样一次又一次地挫败敌人的诱降阴谋的 他在敌人用花言巧语的劝降时,他是怎么说怎么做 最后又是怎样的
2、师生共同交流讨论结果。 3、小结。
二、介绍“革命家瞿秋白”和“文学家瞿秋白”的故事。 三、完成“说一说”、“做一做”与“唱一唱”部分。 四、总结。 五、教学反思:
14、鲜血染红苏维埃
教学要求:
1、知道中国一大代表何叔衡英勇跳崖,为革命事业流尽最后一滴血。 2、了解何叔衡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教学重点:
知道何叔衡和许多革命前辈们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流血牺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出示何叔衡照片。
何叔衡(1876-1935)无产阶级革命家。宁乡人。清末秀才。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毕业。新民学会骨干会员。长沙共产主义小组成员。1930年回国,担任共产国际救济总会和全国互济会主要负责人。第二年秋天赴中央苏区,曾经担任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工农检查人民委员、内务部代理部长和中央政府临时法庭主席等职。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1935年2月,途经福建上杭县时,为敌人追捕,英勇牺牲。 1、学生游览课文,想一想:
何叔衡是怎样英勇跳崖
为什么说鲜血染红苏维埃呢学了这课后有什么感受 2、学生之间交流讨论。 3、师反馈。
二、学习“阅读加油站”的部分。 三、介绍“福建省苏维埃政府”。
四、师生一起完成“说一说”和“写一写”的部分。 五、总结全文。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