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良好家风教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10 20:47: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传承良好家风》 教案

1.导入:在我们开始今天的话题之前,我想请同学们看一封信件。 (看课件1、2《一位父亲给梦鸽女士的一封信》)

这是一封言辞尖锐、矛头直指的书信,李某某等5人涉嫌轮奸案备受大众关注,而李某某母亲梦鸽女士为证明其子无罪四处奔走的行为,更是引发大众热议。最后此案,以李某某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尘埃落定。且不说写信之人有何意图了,单就信中的提出这些家庭教育问题,就很是发人深省了。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影响是巨大的,良好的家风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基石。 (展示课件3:家风)

2.何为家风?(展示课件4、5、6、7、8、9)

央视走基层活动的调查节目,海采不同的人:“你家的家风是什么?”播出

几期就“火”了,这“火”不是因为各类搞笑的、奇葩的、神的回复,而是因为,问家风问出了许多精彩的故事,问出了我们世代传承的精气神,问出了扭转社会风气的新路径,一问一答一启发,让我们受益匪浅。人们面对言行“走样”的人,往往就有一种不说出口也成型的认识:“没家教”!表明此人家风不好。家风立与未立,好与不好,怎么去评判?央视这次没有搞理论上的大辩论,而是回归现实,从名人约访到对街道路人的随访,问不同阶层的人,听了“普通人”的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又听“创业青年”的 “不啃老不坑爹”,再听“成功人士”强调真诚、务实、忠孝的重要性,林林总总的答复,或不同或相似,或简洁明了或富有哲理,我们倾听、感悟每一位受访者的回答,就是想从中发掘出好的做法,改进完善自家的家风.

3.到底家风是什么呢? A学生总结回答,师点评。 B展示课件10、11。

C师生分享关于家风的故事,展示课件12、13、14、15、16。(附件1)可让学生课下搜集阅读。

a.孔子二十世孙 孔融让梨的故事

b.岳母刺字---精忠报国 c. 吉鸿昌---做官不许发财 d.曾国藩---治家八字诀:

书蔬鱼猪(读书种菜养鱼喂猪) 早扫考宝(早起扫屋祭祖睦邻)

4.进一步了解生活中的家风(依次展示课件17、18、19、20) A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家风,

B让家长介绍自己的家风。(此处进行亲子对话,从生活中的小事儿、习惯切入,家长说完,孩子补充,营造轻松和谐气氛。)

5.父母亲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性的言谈举止营造了特定的家风,未成年人在这

种特定家风的熏陶下,会经过耳闻目睹接受影响。这其中,“模仿”起着重要的作用。不管成年人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言谈举止会对未成年人产生某种性质的影响,未成年人都在模仿。

怎样创造良好的家风呢?我想跟各位家长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A怎样为孩子打造良好的空间,与家长交流。(课件21、22、23) B建设和谐家风需要从哪几方面入手,与家长交流。(课件24)

6.家风门风是块宝 代代相传要做好,家风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

(展示 课件25、26、27、28、29.)众多家庭凝聚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诚、善、

爱、勤、孝

7.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儿女是父母的镜子,俗语说“家风可正源头清”,只有

父母正确的言传身教才能为孩子树立一个看齐的标准,以家风促国风,下一代的思想高度决定着中国的发展前途。

通过新旧家风对比,突出新时代的国风。(展示课件30、31、32、33、34)

家风影响国风,国风也影响甚至决定家风。家风是从社会各个方面和角度吹出的人情之风。人情有冷暖,人际有关爱,人间有仁义,那一定是良好家风影响下的结果。当人人走出家庭,带着家的温暖,装着家的期盼,怀着家的未来,为

社会奉献自己的才智,一个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民族国家就一定能够建成。国风中的道德力能够影响家风,家风中的道德力也能够影响国风。当国家政风清明、学风向上、文风大振,民风一定醇美,家风也就会醇正。光明清正的国风,醇美和谐的家风,应该是我们盼望的时代之风。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