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县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0:36: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文成县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

面对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机遇和挑战,发挥后发优势,加快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步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城市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文成实施”生态旅游县”发展战略,营造文成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证。

为了统一认识,明确今后五年文成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建立信息化发展的规划体系框架,加强统筹协调,推进滚动发展,组织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高,特制订本规划。 一、文成县信息化发展现状

经过“八五”、“九五”时期的建设,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文成信息化发展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

(一)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全县已基本形成以电信网、移动通信网络和有线电视网为主体的网络基础,具有较强的信息设备提供能力、信息传输能力和信息服务能力,在规模容量、适用技术等方面居国内先进水平的。

邮电通信在规模容量、技术水平上有了质的飞跃,建成了以光纤为主干,基于同步数字系列(SDH)、异步传输模式因特网协议(ATMIP)、宽带IP等先进技术,覆盖全县的大容量公用通信网;建立了宽带、窄带多媒体业务应用平台,扩大了多媒体通信的应用范围,并进行了光纤到小区(FTTZ)、光纤到大楼 (FTTB)及无线接入网建设;电信业务种类、服务手段等更趋多样化。有线电视传输以光纤SDH网络为远程主干信道,混合光纤同轴(HFC)为接入方式,实现了县域城乡联网;已基本建成统一以IP为标准通信协议的宽带数据网,上与省、市广电主干网连接,下可实现光纤进户、宽带接入到家;视频多媒体系统、数据 交换平台、ISP接入等应用平台相继建成。传统数据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正朝着可靠、宽带、高速、双向的综合信息服务方向发展。移动公司已建成双频网络,基本覆盖全县各乡镇、主要公路和风景点;联通公司已建成覆盖全县70%区域范围的网络;基本实现乡乡通光缆、村村通电视、电话,手机信号基本覆盖全县各个角落。2004年末,固定主线电话和移动电话分别为7万户和6.2万户。县程控交换机容量达10万门。互联网用户达1.02万户,宽带接入用户达0.4万户。 (二)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

2003年县政府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2004年成立了县信息化管理办公室,主要部门先后建立了信息机构。目前,县政府已建有主干网、万维网(WEB)和大楼数据节点机,建立了涵盖全县党政机关计算机通信网、与省和市联网的宏观经济监测系统;多数部门已建有内部计算机局域网络,一些跨领域的业务信息系统初步建成并开始发挥作用。 全县中小型工业企业陆续建设了计算机管理和应用信息系统。县内多数商贸企业不同程度实现了经营业务电子化。商业自动化应用等示范工程取得明显成效。

市民上网热、网站建设热方兴未艾,注册域名数和网络用户数逐年增多;已建有文成县政府门户网站、文成热线、文成信息网、文成科技网、文成农网、文成新闻网等政府网站。 县机关各单位及一些乡镇基本上建成了局域网,并通上了宽带。还有一些单位建成了两套独立的网络,实现OA系统(公文流转系统)和互联网的物理隔离,如县财政、国税、国土、邮政、电信等部门。政府各部门重点业务系统建设不断深入。县财税部门全力实施“金税、金财工程”,已建成了税收征管系统,并逐步向“网上纳税申报”进展;公安部门的“金盾工程”也不断深入,建成了常住人口管理、外事管理、车辆驾驶证管理等12个计算机应用系统;还有建成了国土局的地籍管理、规划修编系统,人劳社保局的社会保险管理系统,文化局的网吧监管系统,工商局的经济户口监管、案件管理系统,计生局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系统

等等,大多数部门已实现业务管理信息化。 (三)信息化需求旺盛

目前,我县宽带用户近4000余户,共开通政府网站28个,域名28个,企业网站26个,域名26个。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思想观念有待转变和提高。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知识的宣传普及不够,加快推进信息化的开放意识和紧迫感不强。

第二,发展不平衡。信息网络的建设和集成不能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网络资源结构不合理,共享程度低,过剩与不足并存;信息资源开发水平参差不齐,数据库建设滞后;信息 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薄弱,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不够普及;信息产业在全县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较低,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不多,市场占有率不高;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尚无明显突破,信息市场小而散,缺少有实力的信息内容服务机构(ICP)和应用服务提供商(ASP)。

第三,环境建设任重道远。尚未形成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缺乏全面的规划指导和统筹协调;政策制定和市场规范工作滞后,竞争机制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存在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等现象;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资金投入不足;对人才的培养、引进重视不够,高素质人才短缺。

二、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建设方针

指导思想: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认证的原则,立足于统一基础平台的构建,立足于应用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以建设信息资源为核心,以实现网络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为方向,以信息法规和管理制度建设为保障,立足实情,统筹规划,分布实施,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在全县建成比较完整的信息化体系,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建设方针总体可概括为“三十二字”:

——统一规划,加强领导。按照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制定总体规划,避免重复建设。要明确建设目标和重点,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协同建设,分级管理,分步实施。

——需求主导,突出重点。在全县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当前要重点抓好建设统一网络平台,建立标准建设和整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业务系统。 ——整合资源,效益优先。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基础、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加强资源整合、促进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统一标准,保障安全。加快制定统一的相关标准规范,大力推进统一标准的贯彻落实。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综合平衡成本效益,一手抓信息化工程建设,一手抓网络与信息安全,制定并完善信息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二)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动员全县力量,大力实施信息化工程,突出三大应用领域(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区信息化),建设两个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全县信息化建设。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和应用项目,用五年左右时间完成构筑文成信息化的基本框架,到2010年基本形成适应21世纪 “市场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要求的“数字文成”。 三、总体规划方案 (一)规划周期

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周期为2006~2010年,并分成近

期和远期两个阶段。其中:

(1)近期规划(2006~2007),将详细设计信息化建设近期的建设目标和内容,包括近期需要建设的一系列重点项目(如电子政务工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字旅游工程、数字侨乡、校校通工程、基础数据中心等);

(2)远期规划(2008~2010)主要是文成信息化建设远景的一个描绘。 整个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可以用“323”工程来描述,即:

三项基础信息工程:基础网络平台建设工程、信息数据平台建设工程、数据交换平台建设工程。

二套支撑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标准管理体系,是信息化建设成功的保证。 三大应用系统: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社区信息化。 (二)三项基础信息工程

1、基础网络平台建设。利用电信、广电等通信部门提供的基础通信线路及有线、无线等通信系统资源的基础上,构建覆盖全县个单位的网络系统。

2、数据信息平台建设。配合温州市组织建设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等四类重点基础数据库,以及地方法规与标准数据库、信用信息库、办公资源信息库、重大项目信息库、财政税务信息库、国有资产信息库、文化与宣传(县情)数据库、科技成果信息库、人才管理信息库、经贸与招商信息库等一批重点基础数据库,建立统一的基础数据信息平台,为建设智能化政府决策系统提供基础支撑。同时提供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功能。 3、数据交换平台建设。建立公文交换平台、业务数据共享平台、移动交换平台等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为政府的电子政务系统内及相关各业务系统间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提供一个集成化数据交互和共享空间,具有较好的开放性和标准性,可同时满足各类平台、数据源及应用间的数据交换需求。 (三)二套支撑体系 1、安全保障体系。在温州市信息安全系统架构下,建立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安全保密管理体制,建设数据灾难备份基础设施;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研究制定相关的规章和标准规范,建立完善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快推进信息化的法制建设和标准实施机制建设。

2、规范标准体系。信息化工程是一项跨部门、跨学科的大型工程,也是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与社会、经济文化所形成的习俗不断冲突、不断协调和不断统一的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在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有必要建立标准体系。 文成县信息化建设标准体系包括以下内容: ①各行业的信息分类与编码; ②文件格式标准; ③数据采集操作规程;

④数据交换接口及安全标准; ⑤空间数据标准; ⑥数据库标准;

⑦软件工程和系统设计标准; ⑧空间要素标识规范与标准。 (四)三大应用系统

整个“数字文成”包括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社区、农村信息化。 1、政府信息化。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①政府门户网站。政府门户网站,在各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基础之上,建立起跨部门的、综合的业务应用系统,使公众、企业与政府工作人员都能快速便捷地接入所有相关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