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南昌采茶戏的形成与传承-2019年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0/26 15:25: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论南昌采茶戏的形成与传承

南昌采茶戏历史悠久,已有将近三百年的历史,属于江西众多“采茶戏”剧种的分支戏曲之一。南昌采茶戏不仅反映了南昌多元的民俗文化特征,而且蕴含着南昌传统文化艺术的固有特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现代化的今天,南昌采茶戏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退出历史的舞台,而是依然存在于市区乡间、盛行于南昌,这是因为南昌采茶戏具有开放性和兼并性,起源于民众文化生活、根植于地方民族土壤。 一、南昌采茶戏及其形成

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载:“南昌采茶戏,俗称灯戏、三脚班,半班等,于清末形成,主要流行于南昌、新建、安义、永修、进贤、奉新等市县。”南昌采茶戏,以地名而得之,属江西众多“采茶戏”剧种的地方分支戏曲之一。明末清初年间的灯戏,是由一丑、一旦表演的“二小戏”,丑角手耍纸扇、脚走矮步;旦角手舞彩帕、脚踩点步;二人载歌载舞、生动活泼,这个阶段的采茶戏属于灯戏阶段。到清朝乾隆年间,采茶戏只是茶农生活劳作和农闲时娱乐的一种自发组织形式,并且在灯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小生,以此得名“三脚班”,代表作有《山伯会友》和《蔡鸣风辞店》。清朝道光年间,随着班社演出规模和人员的扩大以及赣剧、京剧艺人们的参与,班社已是生、旦、净、末、丑五行齐全,班社在唱小戏以外逐步加演了一些整本大戏,

而形成初具规模的“半班”。南昌采茶戏正式进入南昌市区演出是在1927年开始的,采茶戏进入市区后,吸收了很多像京剧这样的大剧种的表演程式,并迅速在城市扎下了根,在经历战乱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南昌采茶戏专业剧团,从而真正确立了自己独有的艺术地位,在地方政府的扶持推广下,更是获得了巨大的生机。江西省于1953年正式成立了“江西省采茶剧团”,采茶戏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省政府的关怀下,一改旧戏班的陈规陋习,组建了领导班子及艺术室、演员队、乐队、舞台队等机构,建立健全了学习、排练、演出等管理制度,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观众的面前。 二、南昌采茶戏的传承

采茶戏在注重创新的同时,更不忘传承。在历经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南昌采茶戏也有其自身的显著特色。南昌采茶戏因其独特的唱腔深受人们的喜欢,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唱腔一直不断地创新。

戏曲作为一种音乐艺术,它的立足点恰恰就在于音乐本身的展现。采茶戏的声腔形式强调“声韵”“韵味”的表现,邻近地区的唱腔之间常常是相互利用、互相吸收、加以消化后与本地风格融为一体,从而派生出既有共性又具个性的采茶唱腔。南昌采茶戏将地方土语的音调习惯和戏曲强调的基本韵律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土气”的声腔风格。据《戏曲音乐志?江西卷》载:南昌采茶戏原名“下河调”,有多种唱腔和板式,

互相转换组构成曲。南昌采茶戏早在“半班”时期就开始以“本调”替代“下河调”成为主要代表性唱腔,随后又有“花旦本调”、“小生本调”及“小丑本调”等几种个性唱腔,各行当的“本调”唱腔是南昌采茶戏声腔构成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 目前南昌采茶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有:二胡、板胡、琵琶、三弦、中阮、琐呐、竹笛、堂鼓、班鼓、大小锣、大小钹。早期的采茶戏是没有文场弦乐伴奏的,乐器只有大锣、小锣、堂鼓三件,俗称“三堂头”;“半班”时期,增加了班鼓、唢呐等乐器;直至民国三十五年将锣鼓帮腔部分改用二胡、三弦伴奏,并在唱腔中增加过门而成为今天的“本调”。

“唱念做打”中的“唱”是非常重要的,戏曲的发声方法和声音位置和民歌及美声不同。一部分演员几乎完全运用民歌的发声方法来演唱采茶戏,虽然声音甜美、音质清脆动人,但是却不被观众认可。如何做到“洋气”十足而又不失“茶味”,“土”气如何去掉,是目前采茶戏的传承和创新的关键。在延续老传统的同时,弘扬本土文化资源,彰显南昌采茶戏的生存魅力。 三、总结

南昌采茶戏历史悠久,深受人们喜爱,至今仍是南昌市演出场次最多、观众人数最高的专业剧团之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注重南昌采茶戏改革创新的同时我们应不忘传承,让其更加适应社会需求,更好地发扬民族文化,保护民间文化特色,南昌采茶戏一定可以更加辉煌,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