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关于2009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决定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20 13:37: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附件

2009年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项目

一等奖7项

200901059 细胞、器官衰老的分子机制研究与个体化衰老评价的建立及应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陈香美、蔡广研、童坦君、谭铮、左萍萍、白小涓、张宗玉、丛羽生、冯哲、王文恭、白雪源、王建中、孙雪峰、张雪光、丁瑞

200901114 蛋白质抗原的免疫识别、应答及其调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 吴玉章、倪兵、李晋涛、万瑛、王莉、朱波、许桂莲、林治华、牟芝蓉、陈永文、白云、宋建勋

200901078 脊柱畸形三维矫形新技术与临床应用 上海长海医院 李明、朱晓东、贺石生、杨长伟、赵颖川、傅强、王传锋、顾苏熙、吴大江、牛云飞、朱建英

200901172 宫颈癌发病分子机制及靶向防治策略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马丁、王世宣、周剑锋、冯作化、王薇、徐钢、高庆蕾、奚玲、王常玉、李伟、吴明富、吴鹏、黄晓园、廖书杰、翁丹卉

200901090 神经导航外科的创新与应用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周良辅、毛颖、吴劲松、宋志坚、杜固宏、姚成军、庄冬晓、车晓明、王满宁、金毅

1

200901159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叶冬青、潘发明、李文先、李连红、潘海峰、黄芬、张宁、袁慧、冯金保、唐晓武、苏虹、陈红

200901131 人毛囊源性多潜能成体干细胞的获取及其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 李玉林、颜炜群、刘晋宇、全成实、何旭、周余来、孙非、李一雪、李伟、张丽红

二等奖26项

200902015 人参皂苷Rg1的多靶点作用和机制分析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张均田、申丽红、刘忞、王晓英、屈志炜、胡金凤、楚世峰、王玉珠、李君庆、陈霁

200902113 激光在微创泌尿外科中的应用及其相关并发症预防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夏术阶、赵福军、孙晓文、卓见、荆翌峰、邵怡、朱轶勇、张捷、鲁军、凡杰

200902193 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保护新靶点的研究 南方医科大学 高天明、李晓明、龚良维、简葵欢、朱心红、陈明、黄浩、梅林、王颖、胡平

200902200 非细胞毒性药物治疗胃恶性肿瘤的科学理论及临床前期研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唐承薇、王春晖、侯晓华、伍晓汀、郑丽端、黄丽彬、闵鹏秋、胡建昆、黄茂涛、刘纯伦

200902014 危重症冠心病外科治疗临床评估体系与治疗策略的研究及推广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胡盛寿、郑哲、王巍、

2

许建屏、宋云虎、孙寒松、李立环、龙村、魏英杰、张浩 200902190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机制以及花色苷防治研究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凌文华、夏敏、马静、朱惠莲、王庆、郭红辉、侯孟君、唐志红

200902205 龋病发生机制及临床研究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周学东、胡涛、李继遥、刘天佳、胡德渝、岳松龄、吴红崑、邹静、李少敏、郝玉庆

200902020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及诊断方法学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张烜、张奉春、李永哲、曾小峰、张文、赵岩、田新平、曾学军、侯勇、徐东

200902141 《中华本草》编纂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上海中医药大学 宋立人、吴贻谷、胡烈、王孝涛、肖培根、丁绪亮、曹春林、李仪奎、洪恂、王锦鸿

200902008 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贾建平、周爱红、王芬、魏翠柏、贾龙飞、左秀美、秦伟、刘峥、许二赫、薛素芳

200902132 心律失常防治的分子机制研究 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 杨宝峰、吕延杰、董德利、白云龙、潘振伟、蔡本志、初文峰、张妍、单宏丽、张勇

200902211 胰岛素激活细胞“生存信号”保护缺血心脏新机制的发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高峰、李嘉、张海锋、胡大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