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8 9:32: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新闻采访期末串讲
基础概念 思考与拓展
基础概念
认识采访和采访学——
1 新闻采访学
新闻采访学是研究新闻采访这一社会活动特殊的本质、规律、方法、途径以及新闻活动方式的应用科学。
新闻采访学是新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也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①新闻采访学是以新闻采访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②新闻采访学是以记者的新闻采访实践活动作为研究对像的科学 ③新闻采访学是研究记者采访规律的科学。
2 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新闻记者为获取新闻对客体所进行的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等活动,采访是联系事实和新闻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是获取新闻事实。 新闻采访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适于向大众传播的新闻事实。
不论采访的客体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新闻记者注意的只是为大众所关心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3 新闻采访的特点
1.新闻性 新近发生的,有明显的公开性和普遍意义。
2.突击性 时效性,受时间限制,要求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采访和报道任务。 3.广泛性 记者采访涉及面,接触面十分广泛。 传媒的受众广泛、兴趣需求广泛, 扩大采访面,以提高可读性、收听率、收视率。
4.灵活性 采访形式、采访内容、采访对象、采访选题。 5.持续性 多侧面、多角度的连续报道或系列报道。
4 采访的作用有
1 发现识别和落实线索。 新闻采访有时效的要求→快 有目的要求→准
线索,不等于事实,只是告诉你有物可寻的途径,让你去接近所发生的新闻,一个记者手里线索多,选择的余地大,采访起来就主动。
2.获取第一手材料 直接采访,耳闻目睹客观事实,获取准确生动的第一手材料。 3.增加感性认识 增加真实感,获得真知灼见。增强感情认识,真切了解事物,抓生动的情节、细节。 4.核对新闻事实
5 新闻价值
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 利益
采访的主体——
新闻采访是一种具有双重主体的活动。 6 记者社会角色分析三种:拉斯韦尔
7 记者素质(要求) (一)政治素质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正确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 3.加强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 4.重视政治理论学习。 (二)业务素质
1.社会活动能力。 2.职业敏感性。 3.逻辑思维能力。 4.文字功底和口才 (三)心理素质
1好奇心理。 2竞争意识。 3冒险精神。(卧底、暗访) 4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决心 (四)
法律意识与职业道德意识:采访写作及日常行为必须合法社会责任人文关怀 (五)
科学意识:有科学精神,追求和服从真理。有客观的态度,有良好的知识结构 (六)其他素养:
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敏锐发现生活中的异常;对异常现象进行价值判断(新闻价值,社会价值——社会生活有益成都)
勤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求异、求新、求变,积极联想不断探索
长于沟通:具有与人交流的能力。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从交流沟通中发现线索,与被访者碰撞出思想火花。
精于表达:具有驾驭语言的能力。用简洁的语言将事实叙述清楚,用准确的语言叙事、抒情和评论,用生动的语言实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不畏艰辛:具有战胜困难的能力。
采访的开始——
8 新闻线索 含义:新闻线索是关于新闻事实的片段性的简要信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要信息。 特点:
相比于新闻事实较为简略;
比较零碎,只有特殊情况下,才有可能完整示人; 稍纵即逝,有很强的时效性,重复的可能性极小; 出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涉及较多的是表象。 新闻线索在实践中的功用:
激发记者的新闻敏感,从而产生采访动机; 为记者的采访提示了方向; 为媒体的报道活动提供决策依据 新闻线索的一般来源渠道:
访谈观察问卷文献党政机关及其召开的会议;调查座谈会;企事业单位;重大文
体活动;社会网络;其他媒体的报道;日常的平凡生活。
异常的情况;当前的宏观形势;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锲而不舍的精神;一点一滴的积累
9 新闻敏感(新闻鼻)
新闻敏感又称“新闻嗅觉”“新闻鼻”。新闻敏感是敏锐地发现新闻线索、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和本领,是一种职业性敏感,是最具职业特点和专业精神的能力,也是衡量新闻工作者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 。这种判断力有相当严格地时效要求。
10 新闻敏感的具体内容
在众多线索面前,判断哪些线索可能导致发现新闻
判断新闻线索及其背后的事件全貌从整体上是否具有新闻价值 v 在同一新闻事件的许多事实中,判断哪个最重要,哪个新闻价值大 对报道新闻事件的时效性的判断力
判断目前的线索哪些与记者采访到的新闻事实、已有的经验知识或者记者以往获得的新闻线索有关;
判断目前的新闻线索最关键的内容是什么
判断在已发表的新闻中,发现哪些可能发展为更重要新闻的能力。
采访的准备——
11 采访的准备 资料准备
有助于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沟通,提高采访效率;有助于记者应对采访中遇到的困难;有助于记者避免在报道中犯一些简单的常识性错误;有助于记者获得千载难逢的采访机会。
资料准备的内容: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关于新闻事实的背景材料。 采访对象准备:决定采用何种采访方法,提问内容及方式 采访计划准备
12 新闻报道策划 含义:
利用现有的新闻线索和背景材料,策划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材料挖掘的办法,从而更好地利用新闻线索进行有效采访。 组成内容:
报道的主要目的;
动员的资源和媒体内外可以整合的资源; 报道进行的时间和程序及所涉及的空间;
制定详细的采访计划、拍摄方法和注意事项、采访和写作形式及版面安排; 预算及预期效果。 意义:
为新闻报道提供可行的方案; 提供充足的背景和其他准备; 提供强有力的队伍。
13 新闻采访计划
第一步:确立采访活动的意图目标——目的性和倾向性的设想。
采访意图必须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要与受众的兴趣一致;要与媒体的报道思想和风格一致。
第二:制定行之有效的采访计划
1. 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前期工作的总结,包括表明采访意图,确定的采访对象以及对前期采访准备的简要回顾;二是计划的主体。
2. 采访计划的主体: 确立采访顺序和活动安排:地点、时间、对象、次数、方式。 3 确定采访的主要方法,确定采访的主要问题及提问顺序:采访的主要内容;进入主题的形式;提问的形式、顺序和态度;拟定采访的开头、过度及结尾的方式。 意义:记者通过采访计划,内心比较踏实,往往能在采访中将谈话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但也应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应对。
14 新闻采访计划书
新闻采访的方式——
直面(面对面)视觉体验电话信件网络等 面访、访谈:提问、倾听、观察、和记录
15 提问
提问是记者通过发问和寻求答案与采访对象进行沟通的主要方式。提问质量的优劣、水准的高下,直接关系到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整体活动的成败。 提问形式:开放式(投石问路)、封闭式(抛砖引玉)
提问方式:正面提问、迂回提问、反面激问、自发设问、两难提问、追问 明确提问目标塑造提问环境
16 倾听
采访中仔细倾听的作用:了解事实真相、发现新闻线索、提供写作思路。 采访中倾听谈话的原则:注意力高度集中、全面地倾听、耐心地倾听
17 观察
放开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
活用观察所得寻求更多发现:新的线索,更好地与采访对象沟通,获得至关重要的新闻素材。
采访中的几种常用观察方法:正视采访对象、留意每一个细节、进行紧张的思考。
18 记录
笔录的作用:为整理采访对象的谈话要点奠定基础;
记录随时产生的灵感与思路; 记录观察所得;
记录非正式采访时的所见所闻。
记录的方法:快速有效地记录(边问边看,边听边记录);
抓住重点进行记录;
适当的总结;善于录音设备
其他采访方式:隐形采访
19 隐形采访的含义、类型
含义:隐形采访是指记者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偷拍、偷录或亲身感受的方式就新闻事实进行的采访。
类型:体验式采访(不暴露身份和目的,作为社会普通公众,以获取信息);
伪装式采访(隐去真实身份,隐藏采访目的)
20 隐形采访的方法和程序 第一寻找线索和线人;
在采访前确立某种假设—确定自己可能在调查中证明什么; 第二 周密地考虑各种应当考虑的问题:
利害关系、采访的先后次序、资料搜集、确定调查的价值; 第三确定采访对象之间的利害关系; 第四贴身暗访:
为自己设计一个不易被察觉并且便于暗访的身份,要对被暗访者显示出不可抗拒的利益吸引力,要表现自己是“专业人士”,要镇定自若。 第五 获取必要证据:
采访笔记、录音、录像、照片、各种书证、实物证据、文件资料的原件或副本。 第六 隐形采访中的观察:
去伪存真,探知采访对象的心理变化,及时作出反应。
第七对所获取的证据进行司法甄别,去除伪证(假证词和假证物)。
21 隐形采访中的法律道德风险
22 视觉采访
23 体验式采访的概念及局限
1.记者时间有限,不能事事体验,也常常不能深入体验; 2.记者的能力有限,许多事难以体验;
3.记者的活动要受到道德规范,法规规范的约束,不允许事事都亲身体验一番; 4.容易让记者产生片面感,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4 精确新闻采访
调查性报道的一个主要流派,即追求报道的深入、精确和科学。
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调查;量化分析统计;抽样调查;实地实验;民意测验;横向定时调查;纵向追踪调查。
拓展:
当下网络环境中,媒体新闻线索的来源和使用规则 媒介融合传播环境下,记者素养的要求 新闻策划与制造新闻 隐形采访的利弊 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