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8 11:18: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水网乡村景观空间调查与生态格局构建研究
作者:陈政全 王舢舢 沈骏 来源:《现代园艺》2013年第15期
摘 要:水是苏州水网乡村中最富有生命力的自然要素,良好的水域环境是乡村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随着城市化步伐的推进,苏州水网乡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本文以苏州水网乡村环境优化以及生态格局的构建为目标,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分析,得出苏州水网乡村的景观意象以及景观格局特征,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新农村;水网乡村;景观意象;生态格局;廊道 0 引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新时期的重要国策,苏州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先行试点地区,其村庄规划建设经验、教训的探索对我国其他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有积极的借鉴作用。苏州地处水网密布的太湖流域,水田格局、沟渠阡陌、护坡池塘,丰富的水域自然生境条件与农村建设用地犬齿交错,农村承载着更为丰富的自然生境条件和生态资源信息。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水网生态格局随着建设的扩张而遭到破坏,农村人工物质环境和水域自然生态协调共生的环境关系日渐失衡,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研究如何构建水网乡村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水网乡村景观空间调查与分析 1.1 乡村景观意象分析
1960年,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书中指出,城市对大众来说,具有“可印象性”和“可识别性”特点,城市所具有的这种独特的感觉形象,即是所谓的城市“意象”。我国研究者熊凯在1999 年发表的《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中将“意象”的概念引入乡村,他认为乡村意象是乡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人们头脑里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图像”。
乡村景观意象不仅来自于当地居民对乡村景观的感知,而且来自于非当地居民的感知和认同。乡村景观意象是研究乡村生态格局构建的基础,同时,适当、准确且标示性强的乡村景观又是乡村景观规划所追求的目标。
自古以来,苏州就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小农耕作技术水平下“泽田而居”的传统造成了乡村聚落高度分散格局[1],村落多沿河布局。本次调研综合考虑苏州农村的产业状况、历史文化、环境背景以及空间布局等,选择苏州6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类型的乡村进行实地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归纳出乡村景观意象的六个要素——农田景观、自然环境、人工建筑、动物、人、道路。在这6个要素中,农田景观是乡村景观的主要类型,自然环境是人们对乡村的重要期待,其中水在自然环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2 苏州水网乡村景观格局类型
景观是由斑块(patch)、廓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组成的一系列生态过程和土地利用方式的镶嵌体[2]。在乡村景观中,民居、鱼塘、果林等构成人工与自然的斑块,是物种的集聚地;林带、树篱、河岸植被带和道路等构成廊道,为物种提供流动的介质;大面积的农田则成为基质,其具有高度的连续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稳定和动态起着主导作用。
乡村景观是一个包括产业经济、乡村风貌、空间布局和历史文化的综合体。从调查得出,苏州水网乡村景观格局的分布主要由水系、道路、农田所决定,苏州往往水陆并行,因此,水成为苏州水网乡村空间分布的主要决定因素。河流是其重要的生态要素和游憩要素,具有生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通道、生物栖息地、生态过滤、农业灌溉和防洪排涝等功能。以水系为依托的苏州水网乡村景观格局主要有6种布局形式(下表)。 1.3 水网乡村景观空间现状问题
1.3.1 水网破碎,断头河现象严重。苏州临近太湖,水资源丰富,河流、湖泊构成乡村空间格局的骨架。水系的畅达度、清洁度对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生态平衡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或严重的制约作用。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建设用地扩张,水网遭到破坏。公路的铺设,强行介入乡村之中,对河道造成了极大的损害,阻断了河流,由此引发出一系列问题。 苏州乡村枕河而居,人民靠水生活,原本完整通达河道遭到破坏而断裂,河道作为景观廊道的生物传递作用减弱直至消失,严重影响了物种的生存与繁衍。同时,由于河道水体流速减缓甚至无法流动成为死水,原有水系被破坏,遇到大雨排水不畅,加重了内涝发生的机率。 1.3.2 水污染严重,水域生态功能遭到破坏。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苏州水网乡村遭受到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航运污染以及旅游污染等不同类型的污染,水网系统愈发脆弱。从非生物的层面上,水体无法流动,垃圾堆积,水质变差,对周围土壤的土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到生物的生长。从生物层面上,土质的变坏使植物无法获取正常生长所需营养,从最根本上影响生物链,使生物之间各食物链上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遭到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1.3.3景观多样性减少。景观多样性是指景观单元在结构和功能方面以及随时间变化方面的多样性,它反映了景观的复杂程度。景观结构主要指景观元素(斑块、廊道、基质)的大小、形状、类型、数量及其空间组合。景观结构及其变化是自然、生物和社会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着物种的分布、动物的运动、营养元素的迁移等。
农田构成景观的基质,在单一的农田景观中,适当增加林地、水体等斑块类型,可以增加生物的多样性。然而,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城市盲目扩张,侵占大量农田,大量水塘被填埋。再加上农村产业布局的随意性以及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导致了景观的破碎化和景观板块空间格局的不合理性。 1.4 原因剖析
1.4.1 生活方式的改变。20世纪80年代之前,村民挖河中的淤泥用作肥料,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大多采用化肥等化学原料进行农业生产,不再使用猪粪以及河泥做肥料,长此以往,河泥堵塞,河水污染加重。为提高农业产出,村民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药物、化肥随雨水流入河道,造成水体污染。部分农村进行水产养殖,往水塘内大量投放饲料、药剂,使水中磷氮等营养元素指标明显增高,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随着苏州乡镇企业的发展,村中适龄劳动力基本进入企业就业,大多数家庭已经不再种植粮食,村中基本只有一些年纪偏大的妇女还在从事农业生产,村民对于粮食生产不再关心,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