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上语文 期末检测试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1:09: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09-2010学年度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白少成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总分 亲爱的同学:当你打开了语文试卷,你已经站在了梦想之旅的起点,崭新的人生画卷即将徐徐展开,希望你沉着;冷静、挥洒自信,走向灿烂的未来。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慰藉(jiè ) 契机 (qì ) 抽噎 ( yē ) 断壁残垣 (yuán ) ....B.狡黠 ( xiá ) 胆怯 (qiè ) 嘈杂 (cáo ) 脍炙人口 (kuài ) ....C.荒谬 (miù ) 狂澜 (luán ) 蓦然 (mò ) 叱咤风云 (zhà ) ....D.庇护 (bì) 弥漫 (mí ) 贮蓄 (zhù ) 猝不及防 (cù ) ....

2.请找出下列成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进行订正。(4分)

万籁具寂 辗转反侧 物竟天择 毛骨耸然 谈笑风声 触目伤怀

错误: 改正:

3.下面文段中划线的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按要求修改。(2分)

国有殇,川之上。“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一周年。一年来,无论是在救援现场,还是在急救帐篷,无论是在临时过渡房,还是在震区孩子寄读的异地他乡,①全球炎黄子孙以自己的方式,为中国人,为我们自己,进行了一次“成人礼”。“原来中国是这样!”②面对中国抗击天灾万众一心的史诗般壮举,美国《时代》周刊如是惊叹。

(1)第①句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句语序不当,应当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文默写.10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 。 (2) ,甲光向日金鳞开。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具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气概的诗句是 , 。

(4)杜甫在《春望》中借助诗人的艺术形象总写忧国思家乡感情的诗句是“ , 。”

(5)《小石潭记》中点睛之笔是 , 。

(6)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刚果布拉柴中学汉语班的学生时,在黑板上写下唐代诗人王勃的两句诗“

, ” ,并解释说:“中国与非洲虽然相隔遥远,但

是我们就像邻居一样,我们是知己,是朋友。”

5.探究性学习:(8分)

大庆与南方一些城市的各种交流活动日益频繁。这天,有一个南方的学生考察团到你们学校参观,这些朋友兴致勃勃地参与到你们班组织的“夏日话扇”活动中…… (1)解说扇用途(2分)

林涛借助“Google谷歌”从网络上搜索到一则有关扇子的材料:

数千年来,扇子不断演变完善,种类日趋繁多。民间习扇子大致归为两大类:一曰平扇(如图一),包括羽扇、绢葵扇等,不能折叠;二曰折扇(如图二),即可自如敞开收者。在生活中,扇子有多种用途,例如……

(图一) (图二)

惯将扇、叠

林涛搜索来的这则材料不完整,请你续写一句话将扇子的用途介绍得具体些。 (2)辨识执扇人(2分)

博览群书的陈韵罗列出古典名著中各具风采的执扇人形象。他问大家:民间习惯称智谋之士为“摇鹅毛扇的人”。这种叫法与下列哪一位执扇人有关系呢?(填序号)( ) A.薛宝钗“忽见面前一双玉色蝴蝶,迎风翩跹,十分有趣。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绢扇来,向草地下来扑。”(曹雪芹《红楼梦》)

B.孙悟空“执着芭蕉扇,行近山边,尽气力挥了一扇,那火焰山平平息焰,寂寂除光;又挥一扇,只闻得习习潇潇,清风微动。(吴承恩《西游记》”)

C.林冲“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施耐庵《水浒》)

D.诸葛亮“端坐车中,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执羽扇,用羽扇招敌曰:‘曹操引百万之众,被吾聊施小计,杀得片甲不回。汝等岂堪与我对敌?’(罗贯中《三国演义》”)

(3)感悟扇谚语(2分)

南方朋友也你一言我一语,介绍了不少与扇有关的民间谚语。这些扇谚通俗生动、耐人寻味。请你从下列扇谚中任选一句,简述你对这句扇谚的感悟。 ....

①热天赠扇,雪中送炭。 ②扇面虽破,扇骨犹在。 ③葵扇棉袄,因时而用。 (4)画扇赠朋友(2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学们商定:根据古诗名句绘制几把画扇赠送给南方的朋友。请你从下列诗句中任选一句,具体描绘诗句所体现的画面。 ....

①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二、阅读理解(共34分)

(一)文言文阅读 (共计13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画皆以人重 王士禛

予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章惇(dūn)京、卞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直。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使颜鲁公书虽不工,后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诗文之属莫不皆然。—选自《明清闲情小品赏析》 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分) ①念无与为乐者 念: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但: ..7.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

8.《记承天寺夜游》中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能体现友情的句子: (2分) 理由: (2分)

9.《记承天寺夜游》中画线句子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