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6 23:29: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探析
作者:张天宇
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6年第08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案例分析,结合英语和汉语不同的语言结构以及翻译的文化特性等因素进而论证翻译过程中,去桎梏,重组句和建空间的重要性。以期为翻译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 文化特性 英译 一、引言
中国现在面向世界开放,很多英语国家的人迫切的想要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因此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变得尤其重要。那么如何有效高质的翻译中国文化负载词,如何准确 生动的以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去翻译中国文化负载词,这些都是十分有必要进行分析和总结的。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翻译之文化特性
翻译具有文化性。从翻译的实际操作层面看,由于语言与文化的特殊关系,在具体语言的转换中,任何一个译者都不能不考虑文化的因素。有学者认为“所谓文化,究其本质乃是借助符号来传达意义的人类行为”,而“文化的核心就是意义的创造、交往、理解与解释”。弗美尔(Hans J. Vermeer)明确总结,“总之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转换”。这一结论性的概括,目前翻译界已达成较为一致的认识。周宪和许钧强调文化的本质就是借用符号来传达意义。 根据以上分析,可见翻译必须考虑文化因素,语言具有文化性,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翻译活动同样不能脱离文化。因此,翻译的文化性即是翻译的过程也是文化交流的过程。 三、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
在汉译英的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原汉语文本的真正文化内涵,翻译成对应的英译文本不仅文化内涵应与原汉语文本相同或者最大程度上相似,表达方式上也要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从词,句子到整片文章。对于这部分内容,论文将从去桎梏,重组句和建空间三个方面进行汉语文化负载的英译探析。
1.去桎梏。去桎梏,字即是桎梏,去桎梏即是打破字的形式这个牢笼。
Lado 指出:“对文化的思维最显著的影响就是词语”。Boas也说:“词语总是与其所使用的环境相适应“。Nida则更明确的指出:“词语只有在特定的文化中才有意义”。Palmer认为:“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种语言中的词语经常反映的并非是世界的现实而是操该语言的人的兴趣所在“。这些都可以证明翻译时弄清文化负载词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意义对于翻译是十分重要的,而这个过程也是去桎梏的过程。例如“如鱼得水”的正确英译是“like a duck to water”而不是“like a fish to water”。“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正确英译是“to spring up like mushrooms”而不是” to spring up like bamboo”。守口如瓶的正确英译是“as bumb as an oyster” 而不是“keep the mouth like a bottle”。以上例子的正确英译都是把握住了原文的意思,用英语语言符号重新表达出来,并且体现了翻译的文化性。而以上例子中错误的英译都是没有去桎梏,词对词的翻译,这样的翻译结果会直接导致英语接收者不明所云,无法接受到原汉语所要表达的信息。
综上所述可见,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字词层面的翻译,去桎梏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要打破字词的形式,而找出内在的表达意义。
2.重组句。重组句主要是在翻译句子的层次上进行的。也是要脱离语言的束缚重新组句。英汉两种语言结构有很大的差别,英语是树状形结构即从属结构,汉语是波浪形结构即主谓结构,所以汉译英的过程中,如果要想符合译入语的习惯,改换句型,重组句是十分必要的。 Nida曾说过:“ In order to translate meaning, form must be changed”。钱钟书先生说:“得意忘言”。都是在说翻译时,要抓住文本的意思翻译,而不要被形式固定住。以含有汉语文化负载词的汉译英为例,如:“从前,中国人喜欢大家庭,很多人生活在一起,有的家庭四世同堂——四代人住在一起。现在情况不同了,封建式的大家庭解体了,以小家庭为主”。英译为:“In the old days, Chinese people preferred to live in extended families with up to four
generations under the same roof. Now things are quite different. The feudal extended family has given way to the nuclear family.”。文中很多地方进行了重组句处理,例如把原文“中国人喜欢大家庭,很多人生活在一起,有的家庭四世同堂——四代人住在一起。“ 英译处理成“Chinese people preferred to live in extended families with up to four generations under the same roof.”汉语原文有三个分句组成,英语译文把其中一个分句“中国人喜欢大家庭”译成主句 “Chinese people preferred to live in extended families”,再把其中的两个分句合二为一,重新组句,译成一个With 短语的从属结构:“with up to four generations under the same roof.”原文是典型的汉语波浪形结构的“流水句”句式,整句话由一个一个的分句构成。英译时应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打破原有“流水句”句式,重新组句处理成“树状形结构的”的英语句式。
根据以上分析可见,汉译英时,在句子成面上,如要符合英语的“树状形结构”句式,就必须在翻译过程中改变原汉语“流水句”句式,重组句是十分重要的。
3.建空间。在去桎梏和重组句的基础上,到了段落层面或者说就整个译文而言,译者就要清楚建空间的概念了。理论上说,建空间就是译者利用语言形式,借助上下文和语境为读者营造出一个想象空间,这种空间是对译文整体意义的一种要求,英译汉时,译者应力求营造一个相似的空间,使目的语读者在阅读新建立的文本时,与原语言读者阅读原文相比,有相似的阅读体验和想象空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思果先生说:“要找中文表达原文的意思、感情等等。”思果先生这句话当时说的是英译汉,实则汉译英亦然。翻译绝不是字与字,词与词,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的简单对应,绝不是单词语法对了就没问题。整个译文的空间营造十分重要,译者必须抓住原文的感情色彩,弄清原文的真正意义,然后调遣语言进行翻译。例如余光中的《祈祷》第一节“请在我的发上留下一吻,我就不用戴虚荣的桂冠。请在我的手上留下一吻,我就不用戴灿烂的指环。”作者用宁静的深情的语言,祈祷恋人的爱为自己褪去虚荣的表象。所以英译文时最好营造作者深情和祈祷的氛围与思想感情,整个空间都应向深情和祈祷这个主题靠拢。唐正秋对这段的翻译是“ Please leave a kiss on my head, I need not be crowned with a laurel vain; Please leave a kiss on my hand, I need not wear a diamond ring.” 译文的用词和造句联合起来比较好的营造出了原文的氛围和思想。
由以上举例分析和论述可见,建立新的文本时,建空间是不可被忽略的,译者应熟读原文并且深刻理解原文,并在去桎梏,重组句的基础上,营造一个尽可能与原文相似的空间。 四、总结
翻译即译意,翻译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本论文从对文化负载词英译进行探析,结合翻译的文化特性和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语言结构等方面进而论述了翻译过程中,去桎梏,重组句和建空间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2020.
[2]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2001:364. [3]卢敏.英语笔译实务,2010:218-221. [4]许钧.翻译概论,2009. [5]余光中.翻译和创作,1984.
[6]周宪,许钧.“文化与传播译丛”总序,2000.
作者简介:张天宇(1989-),女,满族,辽宁抚顺清原人,学生,翻译硕士,研究方向: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