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4 16:35: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讲铸造工艺理论基础测验题
1. 液态合金在冷凝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缩孔。缩孔往往产生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 2. 冒口的主要作用是补缩
3. 为防止铸件中产生热应力,正确的工艺措施是同时凝固 4 .预防热应力的基本途径是铸件各部位的温度差尽量减少 5. 铸件热裂纹的形状特征是缝内有氧化色 5. 铸造性能属于工艺性能
6. 影响合金流动性的因素很多,但以 的影响最为显著化学成分 6. 铸件产生冷隔的原因是: 。浇注温度太低
6. 为防止铸件上产生缩孔,正确的工艺措施为 。顺序凝固 6. 降低铸件凝固时的温度梯度,可以使铸件凝固区域减小 增加铸件结晶时的凝固区域,有利于防止铸件产生缩松
为了消除铸件中的机械应力,可在铸造后对铸件采用时效处理 去应力退火是消除机械应力最有效的工艺措施
7. 拟生产一批小铸铁件,力学性能要求不高,但要求越薄越好。在下列措施中哪些是有用的?
提高铁水的浇注温度
提高铸型的退让性以便在浇铸时使铸型中的气体尽快排出 选用含碳量为0.77%的共析钢。
选用金属铸型以提高铸型的强度。
8. 图示铸件,在冷却到室温后,可能
产生左右两端向上,中部向下的弯曲变形 在上半部分内部产生纵向残余拉应力 产生左右两端向下,中部向上的弯曲变形
在下半部分内部形成纵向残余拉应力 产生比较大的扭转变形
9. 铸造时,提高液态合金的浇注温度将使铸件产生缩孔的倾向增加 1 9. HT200的流动性好于ZG175-570
9 凝固温度范围大的合金,铸造时铸件中容易产生缩松。
9. 当铸型温度等其他条件相同时,含碳3.8%的铸铁比含碳4.2%的铸铁更容易补缩。 10. 为了使铸件实现同时凝固,可在铸件上某些厚大部位增设冷铁,对铸件进行补缩 2 11. 顺序凝固”是防止铸件的应力、变形和缩孔等缺陷有效的工艺措施 12. 合金的流动性愈好,充型能力愈强,愈有利于得到薄而复杂的铸件 13. 纯金属具有较好流动性
13.提高浇注温度和充型压力,有助于使合金实现顺序凝固,从而提高合金的充型能力 13. 当铸件壁厚相差较大时,铸件产生缩孔可能性也将增大。
14. 铸造时,提高液态合金的浇注温度将使铸件产生缩孔的倾向增加 15. 铸型上设置冒口的目的是为了排出浇注时注入的多余铁水
16. 为了使铸件实现同时凝固,可在铸件上某些厚大部位增设冷铁,对铸件进行补缩
17. 铸造热应力使铸件的厚壁受压缩,薄壁受拉伸
18. 同时凝固”是防止铸件的应力、变形和缩孔等缺陷有效的工艺措施 19. 在铸件厚壁处安放冒口是实现同时凝固的铸造工艺措施之一
20. 铸型的退让性对热裂纹的形成有影响很大。退让性提高,形成热裂纹的可能性也提高 21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越宽,充型能力愈强,愈便于得到轮廓清晰的铸件 22.铸造合金的固态收缩是使铸件产生铸造应力和变形的根本原因。
根据所示相图,试判断在A、B、C三种合金中,哪一种合金在铸造时最容易补缩,哪一种合金最不容易补缩,并简要说明理由。
(注意:应分别写出每一种合金容易或难以补缩的理由)
在A、B、C三种合金中,B合金在铸造时最容易补缩。而C合金最难补缩
因为B合金是共晶成分合金,结晶时是逐层凝固,先结晶出的固体内表面光滑,对液体的流动阻力较小,有利于补缩时液态金属的流动
C合金结晶时存在一个较大的液体与固体共存的区间,结晶时倾向于糊状凝固,对液态金属的流动过程有较大的阻力,不利于补缩。
A合金在结晶时虽然也存在着一个液体和固体共存的区间,但其区间要小于C合金,凝固方式是中间凝固,因此金属流动性比C合金好,补缩也比较容易,但不如B合金。
试分析下图所示铸件:
1)哪些是自由收缩?哪些是受阻收缩? 2)受阻收缩的铸件形成哪一类铸造应力?
3)各部分应力属于什么性质(拉应力、压应力)? (说明:最下面左边的图为e),右边的图为f))
a) 与c)图为自由收缩,其余均为受阻收缩。
b) b)图铸件和d)图铸件形成机械应力;e)图和f)图铸件形成热应力。
c) b)图铸件和d)图铸件的腹板受拉应力;翼板受压应力;e)图和f)图铸件中厚板手
拉应力,薄板受压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