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书中历史插曲的价值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20 17:29: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而是在以赛亚书第三十九章里已透过讽刺的手法透露出相关的答案,同时也设下「上耶和华的殿兆头」。

二、上耶和华的殿兆头是什么

希西家的求问是等待着回答,我们读到这里好像也是在期待着上帝会给什么样的兆头与希西家王呢?然而在读者在期待答案出现的时候,作者却又是以「那时」这个时间性的名词引领读者进入另一个故事里,巴比伦王的使者造访希西家王(赛39章)。是否上一个问题悬空了呢?而这个故事却横空出世般的拦截了上一个疑问,以至于没来的及恢复希西家王的问题呢?笔者认为这故事就是在回答希西家王的求问,「我能上耶和华的殿,有什么兆头呢?」。

首先,在文本结构上与以赛亚书第三十七章14/20节所呈现的平行模式可印证以赛亚书第三十九章是回答希西家王的求问。以赛亚书第三十九章的故事描述十分细致生动,先是巴比伦王的使者送来书信和礼物给希西家王,原因是巴比伦王米罗达巴拉但听见希西家王「病而痊愈」。在吕振中译本中这样写到:「那时巴比伦王巴拉但的儿子米罗达巴拉但听说希西家病了,又康复(『康复』与『希西家』名字同字根)了??。」8,既然「康复」一字与希西家王的名字是同字根。那么,「康复」一方面之指生理上的康复,另一方面也可能暗示希西家王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变得强壮,以至于巴比伦前来造访。从当时的政治局势来看,当时的希西家王就是反亚述联盟的一位领袖。那么,使者送来的书信和礼物便很有可能用于与希西家王缔结盟约。马有藻也支持此观点:「如今他骤闻希西家病愈的消息,于是遣使西来恭贺,暗中拉拢希西家与它联防亚述」9,这样,我们便不奇

89

《圣经》吕振中译本(香港圣经公会 1970年)译者吕振中 马有藻《荣耀与救赎》(天道书楼有限公司 1999年3月) p236页

怪希西家王为何见到巴比伦的使者便喜乐,更将「自己宝库的金子、银子、香料、贵重的膏油,和他武库的一切军器,并所有的财宝都给他们看;他家中和全国之内,希西家王没有一样不给他们看的。」(赛39:2)。由此看来,希西家王不是天真地将自己的财宝向使者展视,也不是对待使节的亲切表现,而是与巴比伦结盟之举动。希西家王的目的很简单,也很直接明了:首先,使巴比伦的使者们知道耶和华上帝与他和百姓同在;其次,使巴比伦的使者们知道自己的军事力量如何的强大;再次,使巴比伦的使者们知道自己的财富(支持战争的经济力量)如何的宽绰;又次,使巴比伦的使者们知道全国的人民凝聚力空前的高涨,因为他们已经经历了两件(战胜亚述、希西家王痊愈)患难中的得胜。所以,希西家王为了使结盟更加稳固,从而他迫不及待展示了犹大国的一切。

斥责选民倚靠「列国」而不信靠神,是以赛亚书中一项重要信息。先时,亚哈斯王也曾在战争中倚仗亚述的军力而拒绝信靠神,如今希西家王也以与巴比伦的结盟就「喜欢」(赛39:2),显示希西家王缺乏对耶和华的信靠。新译本圣经研读本对于此处给予这样的评价:「他(希西家王)的反映出他为未来的问题寻求帮助时,尝试与巴比伦结盟,而非寻求主的帮助。」10结果,希西家王当然是受到先知以赛亚的斥责:「以赛亚对希西家说你要听万军之耶和华的话。日子必到,凡你家里所有的,并你列祖积蓄到如今的,都要被掳到巴比伦去,不留下一样,这是耶和华说的。并且从你本身所生的众子,其中必有被掳去,在巴比伦王宫里当太监的。」(赛 39:5/7)。

先知以一个掳掠的宣告斥责希西家王。其实,从希西家王对使者们的描述─——「从远方的巴比伦来」(赛39:3)已暗示要承受被掳的惩罚,若不是上帝惩

10

《研读版圣经——新译本》(环球圣经公会有限公司 2009年4月)总编辑高明发张达民 p1079页

罚自己,怎么会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来见自己,而自己肯定也知道了自己的骄傲和小信。这掳掠宣告的内容与王下20:16/18节相似,惟一分别是以赛亚书对耶和华的称呼冠以「万军」之名(赛39:5)。「万军之耶和华」这称谓在以赛亚书中出现58次,这个在以赛亚书经常出现的称谓,在以赛亚书第三十九章却是带有讽刺的意味。你不依靠「万军之耶和华」,反而依靠联盟的「巴比伦」,那你不依靠的「万军之耶和华」就让你依靠的联盟「巴比伦」来灭了你,因为巴比伦了解你和你国中的一切。这真是极大的讽刺,也在希西家王的脸上扇了一个响亮的耳光。

以赛亚书第三十六至三十九章里,「万军之耶和华」在第三十七章出现两次:一次出现在以赛亚所传的信息之内,「必有余剩的民,从耶路撒冷而出,必有逃脱的人,从锡安山而来。万军之耶和华的热心必成就这事。」(赛37:32);另一次却出自希西家的祈祷中。那时,耶路撒冷被亚述大军围堵,希西家于是「上耶和华殿」祈祷神:「坐在二基路伯上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神阿,你,惟有你,是天下万国的神。你曾创造天地。」(赛37:16)。若不按时间顺序,按文本所呈现的次序来看,则希西家在以赛亚书第三十九章──就是希西家王祈求「上耶和华殿」的兆头后(赛38:22),竟转过来喜欢与巴比伦结盟,然后「万军之耶和华」这名字却透过先知以赛亚的掳掠宣告出现(赛39:5),宣告希西家王的家将要被他所「喜欢」(赛39:2)的巴比伦掳掠,这就成了他也曾宣认耶和华为「万军之耶和华」、「天下万国的神」的希西家之讽刺。而结构上,由于「上耶和华的殿」(37:14; 38:22)与「万军之耶和华」(赛37:16; 39:5)呈现的平行模式,因此可以说以赛亚书第三十八章22节及第三十九章是互相关联的。

其次,以赛亚书38:22及第三十九章所出现的字汇和主题重现在以赛亚书第五十六章,也因此能肯定以赛亚书第三十九章是回答希西家的求问。被掳的宣

告(赛:39:5/7)是冲着希西家的家与他的儿子而来的。「家」一字在以赛亚书第三十九章出现六次,都是有关希西家王的家。因为希西家王将自己「家中所有的」(赛39:4)展示给巴比伦的使者们看,以赛亚便明言他「家里所有的」(赛39:6)将会全部掳到巴比伦。

此外,被掳的对象不仅是犹太人,更重要的是希西家王的「后裔」,其中更有被掳去巴比伦王宫当太监的(赛39:7)。「太监」,不但是羞辱的象征,按律法说,太监更是不可入耶和华的会(申23:1),是与上帝的殿隔绝的。故此,希西家王不但为其后裔换来羞辱的身份,而且这惩罚还暗示他的后裔再不能进入圣殿。

这样,「太监」与「圣殿」建立起一种微妙的暗示性关系,以赛亚书第三十九章似是呼应以赛亚书38:22「上耶和华殿的兆头」的求问。当然,答案清晰可见,就是希西家王与巴比伦结盟,而不信靠曾宣信那统领万军之耶和华,结果为希西家王的家换来一个极具讽刺性的答案:希西家王家里所有的将要被掳到巴比伦,而且其后裔会成为太监──希西家王(的后裔)没可能再进入圣殿。

「上耶和华的殿的兆头」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以赛亚书第三十九章所表现出来的不能「上耶和华的殿了」吗?

三、上耶和华殿的兆头到底是什么

事实上,耶和华并没有在以赛亚书第三十九章给予希西家王「上耶和华殿的兆头」,最起码当时的希西家王没有得到明确的回复。反倒因为希西家王的不信靠而宣告他的家将要被掳。虽然如此,但笔者认为以赛亚书第三十九章也是「上耶和华殿的兆头」引导部分,明确的「这兆头」将要反映在第五十六章里。

「回归时期」是以赛亚书第五十六至六十六章的历史背景,因为此部分「系

一位描述犹大在第五世纪景况之作者,学者们认为此作者之日期系在主前四四四年尼希米返国之前。」11所以,这十一章的经文有多处与第四十至五十五章的内容相似,但在形式、风格、字汇与强调的神学主题上是有别显的差异。其实以赛亚书第五十六至六十六章是「重用」第四十至五十章相似的内容,来延续自四十至五十五章的经文内容以及根据,并发展新的主题:就是耶和华上帝将要给这个他所创造的世界以末世性的改变。

以赛亚书56:1/8节是这最后十一章的序言。序言开始便宣告耶和华的「救恩临近」、「公义将要显现」 (赛56:1;赛:46:13)。「公义」是耶和华对他选民的要求(赛5:7),从经文的平行结构来看是耶和华救恩的内容。如今,耶和华上帝将要亲自把救恩、公义显现出来,当然选民也要「守公平、行公义」来回应上帝公义的救赎恩典。作者为上帝的选民应持守的公义生活立了一个记号,就是谨守安息日(赛56:2)。谨守安息日代表了要持守耶和华的约,「那些谨守我的安息日??持守我约的太监。」、「还有那些与耶和华联合的外邦人,要事奉他,要爱耶和华的名,要作他的仆人,就是凡守安息日不干犯,又持守他约的人。」(赛56:4, 6)这是一种关系的表达。所以,神的公义若在上帝的选民中彰显,那也可以理解成上帝国度的显现。当上帝的国度显现时,有两种人将要蒙福:

a、「那些与耶和华联合的外邦人」;

b、「太监」赛56:3)。本文前边已经提到先知以赛亚的掳掠宣告(赛:39:5/7),希西家王的后裔会成巴比伦王宫的太监──象征着不得再进入耶和华的殿中。而这里「太监」与「殿」再次于以赛亚书第五十六章同时出现:

「与耶和华联合的外邦人不要说,耶和华必定将我从他民中分别出来。太监

11

舒兹《旧约新语》(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 1984年2月)赖建国译 P314—3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