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一,论点论据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17:32: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议论文学习(一)

关于论点和论据

考点:

1.论点要区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概括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区分论点和论题;——第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3.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补充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例文:

决定成功的利器

①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要先修炼好两把利器,那就是“德”和“才”。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②有这样一个故事。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不久,有人投其所好,敬献给他一张弓。他看了又看,试丁又试,认定是难得一见的好弓。于是得意之余,他就向一个专门制作弓箭的匠人炫耀。

③但是这个工匠仔细看过之后,却得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论:“这张弓虽然强,但不是好弓!”,唐太宗急问原因。工匠回答说:“一张弓的好坏,不单要看它是否射得远,更要看它是否射得准。而能否射得准,关键取决于做弓用料的纹理是否好。制作此弓木料的木心不在正中间,木头的脉理自然都是斜的。因此,这张弓虽然有力,但射出去的箭势必不走正道,偏离目标,所以算不上一张好弓。”

④其实工匠的一番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他道出了判定人才的两个标准,那就是一个人不但要有能力,更要走正道,即一个人不但要有才,更要有德,德才兼备者才是真正的人才。

⑤一个人的德,好比一张弓的木心是否在恰当的位置,决定射箭的方向;一个人的才好比一张弓是否有力,决定箭射得远近。有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完美的弓,既刚劲有力,射得远,又箭无虚发,射得准。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无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危险的弓,尽管射得远,但由于木料的纹理不好,射出去的箭不走正道,结果势必偏离目标,甚至造成严重的危害。无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害无益的弓,不仅木心不正,而且没有力量,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⑥北宋伟大的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司马光以德、才为依据将人分为圣人、愚人、君子、小人四类——德才俱备谓之“圣人”;才德兼无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⑦司马光认为用人的原则是:假如找不到圣人、君子来用的话,那宁可用愚人,也不用小人。其道理是: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⑧由此可见德才对于成功的重要性,而两者又以德为重,所以一个人若想成功,不但要有过人的才能,更要有过人的德行。

——选自《小品文选刊》2011年第1期,有删改

1

宽容是美德

①看到题目,不禁想起了周恩来总理的故事:一次,理发师给周总理刮脸,总理咳嗽了一声,刀子把脸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周总理和蔼地说:“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桩小事启示我们宽容是美德。 ②宽容可以赢得尊重。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些小摩擦。只要是无恶意的,就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像周恩来那样主动承担责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当然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与尊敬。

③宽容可以获得支持、成就事业。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过错,如果对别人的过错能以宽容对待,就会赢得对方的支持。在唐朝王室争权中,魏征曾鼓励太子李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取帝位后,不计旧恶,量才重用魏征。魏征为开创唐朝盛世立下了汗马功劳。再说秦王赢政,若不是听取了李斯“海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的喻谏,收回逐客令,实行不计前怨、广纳贤才的政策,恐怕就会失去李斯等一大批客臣的支持,难以顺利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纵观历史,如果没有“海纳百川”的宽宏气度,不具备宽容的美德,开创一方事业只能是一句空话。

④不具备宽容的美德,心胸狭隘,斤斤计较,就会失道寡助。如慈禧太后,仅因为与一大臣下棋时,对方无意中说了一句:“我杀老佛爷的马。”就勃然大怒:“你杀我的马,我杀你全家”,于是这位大臣被满门抄斩,惨不忍睹。当今社会上有一些人,谁不小心碰了他—下,他就会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还有的人“小肚鸡肠”,待人刻薄,时时想着揪别人的小辫子。这样的人还谈什么成大器,立大业呢?

⑤当然,对于那些蓄意冒犯或是破坏人民安定生活的人,也不能心慈手软盲目地宽容,一定要利用法律的武器予以回击。

⑥总之,宽容是一种美德,当今社会大有发扬之必要。只要我们本着“和为贵”的原则,不斤斤计较别人的过失,又多为别人考虑,就能建立起友善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和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