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9 2:48: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由细菌(极少数可由真菌、原虫、病毒)直接侵袭所引起。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的是肾盂肾炎,肾盂肾炎又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 一、病因
常见的致病菌大多数为G-杆菌,如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产气杆菌等。 二、发病机制
1、细菌粘附现象是引起尿路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膀胱炎后可影响膀胱壁段输尿管及其管口功能,导致膀胱输尿管回流,使感染尿液逆流而上。细菌的内毒素可显著地降低输尿管蠕动,使输尿管内尿液郁滞,压力增高,形成生理性梗阻,这都有助于肾盂肾炎的发生。 2、感染途径:①上行感染 ②血行感染
3、机体抗病能力:①尿液的冲刷 ②尿液的高渗、高尿素、偏酸 ③尿路黏膜的杀菌能力 ④前列腺液的杀菌作用
4、易感因素:①尿路梗阻 ②尿路畸形和结构异常 ③导尿。 三、病理变化
1、单纯尿路感染的炎症病变多局限于粘膜下组织。急性膀胱炎的病理变化是粘膜充血、上皮细胞肿胀,粘膜下组织充血、水肿和白细胞浸润。严重时可出现点状或片状出血及粘膜溃疡。 2、急性肾盂肾炎可侵犯单侧或双侧肾脏。肾盂肾盏粘膜充血、水肿,表面有脓性分泌物,粘膜下可有细小的脓肿。病灶内肾小管腔中有脓性分泌物,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间质内有白细胞浸润和小脓肿形成,较大的病灶愈合后可留下瘢痕。 四、临床表现
1、急性膀胱炎:①尿路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 ②白细胞尿,1/3有血尿 ③全身症状则极轻或缺如。
2、急性肾盂肾炎:①全身感染症状 ②膀胱刺激症状 ③腰痛或腰酸,肾区有叩击痛及压痛点。 3、无症状细菌尿:有细菌尿而无尿路刺激症状。 五、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尿液细菌计数培养:目前公认的诊断尿感唯一可靠依据。清洁中段尿含菌量>105
/mL,为有意义的菌尿,表示尿感。
2、尿液沉渣镜检:是初步判断菌尿的最简便、快速的方法。平均每个高倍视野≥20个细菌,为有意义的菌尿。
3、血液检查:急性肾盂肾炎血常规白细胞增多,中性分类增高。 4、B超检查:可以排查梗阻和结石。
5、X线检查:静脉肾盂造影(IVP)只有在感染反复发作时才考虑检查,以了解尿路系统是否存在
可以促使感染复发的解剖或功能异常。
6、膀胱镜检查:有膀胱排空障碍、X线检查有异常发现或伴有明显血尿(形态均一)的尿路感染患者,应在感染控制后行膀胱镜检查。 六、诊断与鉴别
(一)诊断要点尿感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但是确诊要靠实验室检查。尿感的诊断可以通过以下几条来确诊:
1、正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小时以上)细菌定量培养≥105
/mL。 2、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HP,有尿路感染症状。
具1、2两项可确诊。如无第2项,应再作尿菌计数复查,如仍≥105
/mL,且两次的细菌相同者,可确诊。
3、膀胱穿刺尿培养细菌阳性,可确诊。
4、尿细菌数在104-5
/mL之间者,应复查,如仍为104-5
/mL,需结合临床表现来诊断或作膀胱穿刺尿培养来确诊。
(二)鉴别诊断需与下列疾病作鉴别
1、慢性肾盂肾炎:据影象学检查肾皮质有局灶性瘢痕,伴相应部位肾盏变形。
2、尿道综合征:又称非细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指患者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但多次定量培养阴性,又排除假阳性。
①感染性尿道综合征:常见,有白细胞尿,在排除肾结核后可以拟诊。
②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无白细胞尿,可能为焦虑性精神状态所致。对抗生素治疗无效,但常误诊为尿感而长期误服抗生素。
3、肾结核:①膀胱刺激征更加突出。 ②尿结核杆菌培养可呈阳性,而普通细菌培养阴性。 ③尿沉渣可找到抗酸杆菌
④静脉肾盂造影可发现肾结核X线征。 ⑤部分患者可有肺、生殖器等肾外结核病灶。⑥抗结核治疗有效。 七、治疗
首先明确感染部位是在上尿路还是在下尿路,病情是急性还是慢性,致病菌及其对药物的敏感程度,目前的肾功能状态,有无梗阻及膀胱输尿管逆流等诱因。 治疗的目的不应只停留在症状的缓解,必须做到消灭病菌,并预防复发。
(一)选用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取得结果前先选用对G-杆菌有效的抗生素。
(二)根据病变部位选择抗菌药物
1、膀胱炎(下尿路感染):为尿路的浅层粘膜病变,应选用尿浓度高的抗菌药物。初诊用药常采用3天疗法,疗程结束后1周复查尿细菌培养,仍有细菌尿者按肾盂肾炎处理。
2、急性肾盂肾炎(上尿路感染):为肾实质深部感染,因此应选用在尿和血中均有较高浓度的抗
生素,如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疗程14天,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可由静脉用药改为口服。重症患者则需要联合用药,如氨基糖甙类合头孢菌素类。
3、尿感复发:指原先的致病菌再次引起尿路感染,常在停药1月内发生。治疗方法与前面所述相同。
4、重新感染:指另外一种新的致病菌侵入尿路引起的感染,常在停药1月后才发病,药敏试验的耐药谱与前一次感染不同。 八、并发症
1、肾乳头坏死:糖尿病、尿路梗阻时可发生。 2、肾周脓肿:见于重症急性肾盂肾炎。 九、预后
单纯性急性尿路感染经抗菌药治疗后,90%可治愈,约10%左右可转为持续性细菌尿或反复发作。无尿路解剖或功能异常者,纵使感染反复发作,通常也不会演变为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延误诊断或治疗不彻底,导致双侧肾脏疤痕形成,甚至萎缩,形成慢性肾功能衰竭,最后需要替代治疗。
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疾病。
早期可有一段时间的无症状期,仅表现为尿检有红细胞、蛋白尿,或肾功能轻度受损,直至病情进展大量肾单位毁损,才出现生化及代谢紊乱。从疾病早期发展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可长达数十年之久。
慢性肾炎临床主要表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大多数慢性肾炎病因不清,仅有少数由急性肾炎迁延而致。
2、慢性肾炎大部分是免疫异常所致,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或由肾小球原位的抗原(内源性或外源性)与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引起组织损伤;也可不通过免疫复合物,而由沉积于小球局部的细菌毒素、代谢产物等通过“旁路系统”激活补体,引起炎症反应而导致肾炎。 3、此外,细胞免疫(如T细胞、单核细胞及肾小球细胞)在慢性肾炎的发生、发展中也有重要作用。
继局部反应之后,非免疫介导的肾脏损害也参与慢性肾炎的发生与发展。如:
①肾小球病变能引起肾内动脉硬化,加重肾实质缺血性损害; ②肾血流动力学代偿性改变引起肾小球害;
③肾性高血压可引起肾小球结构和功能改变; ④肾小球系膜的超负荷状态引起系膜区(基质及细胞)增殖,终致硬化。
二、病理改变
1、是双肾病变程度基本一致的肾小球疾病,随病情进展,必然继发肾小管、肾间质病变。据大部分肾小球的主要病变,可分以下类型:①系膜增生性肾炎 ②膜性肾炎 ③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④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又称为膜增生性肾炎) ⑤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2、慢性肾炎的病变继续发展,不同类型肾小球肾炎的病理改变趋向一致,表现为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肉眼下两侧肾脏缩小质硬,形成终末期固缩肾。 临床表现为慢性肾衰尿毒症。
三、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一)临床表现(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表现)
1、水肿:轻者仅眶周、面部或下肢踝部水肿,重者全身水肿或伴胸腔、腹腔及心包积液。病情缓解后水肿可完全消退,少数病人无水肿。
2、尿量改变:与水肿及肾功能情况相关,水肿期尿量减少,水肿退后尿量多正常。肾功能明显减退或浓缩功能障碍者常有夜尿增多、多尿。
3、腰痛:慢性肾炎的腰痛主要表现为肾区的隐痛或胀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4、血尿:可持续存在或间断发作,也有部分患者仅出现一过性血尿。少量出血时尿液外观无异常,出血量大于1毫升/L可呈肉眼血尿。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时,血尿可明显增加甚至出现肉眼血尿。 5、蛋白尿:“+”到“++++”不等,24小时尿蛋白定量常>1g,部分患者表现为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
6、肾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临床可见少尿或无尿、恶心呕吐、纳呆乏力、嗜睡、皮肤瘙痒等。
7、高血压:升高可呈持续性,亦可间歇出现。长期的高血压可引起左心室肥大,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另外,高血压还可引起肾小动脉硬化,加重病情。一般来说,高血压提示肾脏病理改变较重,预后较差。
8、贫血:患者常有不同程度贫血。早期蛋白质大量丢失引起营养不良导致贫血,晚期由于肾实质毁损,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贫血加重且难以纠正。 (二)实验室检查 1、尿检异常
①蛋白尿:主要诊断依据,常表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
②血尿:另一主要诊断依据,90%以上的肾小球源性血尿表现为(畸)形红细胞血尿,常伴中等或中等以上蛋白尿。
③管型尿:管型形成于肾小管和集合管,透明管型、颗粒管型在慢性肾炎中较为常见。 2、血液检查
①血常规:常见轻度贫血,较严重的贫血只有在肾衰竭时才出现。 ②肾功能:反映肾功能最重要的指标是肾小球滤过(Ccr)。
Ccr(ml/分)=(140-年龄)×体重(kg)/72×血cr(mg/dl) (女性×0.85,1mg/dl=88.4umol/L) 3、超声检查:早期B超显示双肾大小正常,晚期肾脏体积缩小、外型不规则,皮质变薄、回声增强,皮髓质分界不清。
4、肾组织活检:持续大量蛋白尿、或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病情加重而无肾穿刺禁忌证时应作肾组织活检,但进展到尿毒症或双肾缩小时肾活检应作为禁忌。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蛋白尿、血尿、水肿及高血压病史1年以上,除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和遗传性肾小球肾炎后,可诊断。 (二)鉴别:
1、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炎于感染后1-3周才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等肾损害的临床表现,伴血清C3下降,病情于4-8周内好转或恢复正常。而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多在感染后几天内病情加重,血清C3无动态变化,病情呈慢性进展而无自愈倾向。
2、 高血压肾损害:慢性肾炎以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时,需与原发性高血压继发肾损害(即良
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鉴别。
良性小动脉肾硬化与慢性肾炎高血压的鉴别要点 良性小动脉肾硬化 慢性肾炎伴高血压 高血压家族史 有 无 肾炎病史 无 有 年 龄 40~60岁 20~30岁 高血压与尿检异常的先后 高血压在先 尿检异常在先 水 肿 少 见 常 见 尿 检 轻至中度蛋白尿(+~++) 中至重度蛋白尿(+~++++),有形成分少,常见红细胞及管型 眼底病变 重于肾功能改变 轻于肾功能改变 左室肥厚 多见 少见 心脑血管疾病 多见 少见 肾脏病理 良性小动脉硬化 各种病理类型的慢性肾炎 病程与预后 进展慢,预后较好 进展较快,预后较差
七、治疗
1、一般治疗:浮肿明显、血压偏高、短期内肾功能减退者,应卧床休息,低盐饮食。较多蛋白尿伴轻度肾功能减退不必限制蛋白质摄入。肾功能减退呈进行型加重应予优质低蛋白饮食。 2、优质低蛋白饮食: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一般限制在30-40g/d,其中优质蛋白(如瘦肉、鸡蛋和牛奶等)的比例应在50%以上。可适当辅以必需氨基酸,
增加碳水化合物,以保证机体基本能量的需要。
3、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预后不良的标志,是加重肾小球进行性损伤、硬化、促进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因素。控制高血压是治疗中重要的环节,理想的血压控制与维持肾功能时间的长短呈正比。治疗原则:①血压理想水平:蛋白尿≥1g/d,血压<125/75mmHg;蛋白尿<1g/d,血压<130/80 mmHg。②选择能延缓肾功能恶化、具有肾保护作用的降压药。降压药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亦可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 4、抗凝和抗血小板粘附:抗凝和抗血小板粘附药物的长期应用具有良好的稳定肾功能、减轻肾脏病理损害、改善肾血流的作用。可用潘生丁50mg,每日三次。若血肌酐≥354μmmol/L时,抗凝疗法应慎用,因有增加出血的危险。
5、预防和积极治疗感染:避免上呼吸道及其他部位感染,以免加重、甚至引起肾功能急剧恶化。如已经感染,应立即予以相应处理。
6、防治药源性肾损害:谨慎或避免使用肾毒性药,如氨基糖甙类、磺胺类等。易诱发肾功能损伤的非固醇类消炎药、造影剂等也应慎用。
7、其他对高脂血症、高血糖、高钙血症和高尿酸血症等应及时予以适当治疗,防止其加重肾功能损害。
八、预后:与病理类型及正确治疗有关。
急性肾功能衰竭
定义:广义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期内(几小时至几天)迅速减退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狭义指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又称肾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可发生在无基础肾脏疾病的患者,但更好发于原有慢性肾脏病伴肾功能不全者,有学者认为慢性肾脏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若短期内肌酐清除率较原水平下降15%,即可定义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主要表现为肌酐、尿素氮等含氮废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可伴少尿(<400ml/d)或无尿(<100ml/d),但不少患者表现为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 一、病因和分类
(一)肾前性:占急性肾衰竭总发病率的55%-60%,若能及时恢复肾脏血流灌注,肾功能也能迅速恢复正常。导致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原因有: ①有效血容量减少②心输出量减少③血管病变 (二)肾性
占35%-40%,由于各种肾实质病变所致。其中以肾缺血和中毒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最为常见,占60%-90%,狭义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即指此类患者。常见病因有: 1、肾小管病变:病因有肾缺血和肾中毒两大类。
2、肾小球病变: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等增生性肾小球疾病均可引起肾性急性肾衰竭。 3、肾间质病变:药物过敏、严重感染等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可导致急性肾衰。
4、肾脏血管病变:各种原发或继发的肾脏小血管炎、肾动脉或肾静脉的血栓形成或栓塞等,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