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1:02: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

1.1977年5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的这一看法 A. 体现了“双百”方针的要求 B. 推动了科技领域的拨乱反正 C. 揭开了改革开放大潮的序幕 D. 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答案】B 【解析】 【详解】

2.新中国教育部从1961--1963年先后三次精简教职工,调整合并学校,压缩办学规模。到1963年,学校数目、在校生数量、教职工人数等均大幅下降。这一措施的实质是 A. 调整教育领域的“左”倾错误 B. 缩小高等教育的规模 C. 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培养人才 D. 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答案】A 【解析】 【详解】

大跃进时期我国学校教育领域出现左倾现象,1960年我国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调整合并学校,压缩办学规模” 显然是调整教育领域的“左”倾错误,故A项正确;材料中政府的措施没有提及缩小高等教育的规模信息,故B项错误;C项不是实质,错误;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也不符合设问实质的要求,故D项错误。

3.1961年,教育部开始调整北京等地区的高等学校,采取定(发展规模)、缩(缩小发展

规模)、并(与他校合并)、迁(迁离北京)、放(下放地方领导)、停(撤销停办)的方法。这一政策旨在

A. 摆脱计划管理体制对教育的影响 B. 适应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C. 缓解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D. 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均衡发展 【答案】C

点睛:“1961年”是关键时间点。 4.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状况表

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②“211工程”的推动 ③我国人口的持续大幅度增长 ④《义务教育法》的出台 A. ①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新中国教育有了明显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这和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关,具体包括“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211工程”的推动和《义务教育法》的出台,因此①②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项。“我国人口的持续大幅度增长”与教育的迅速发展无关,排除含有③的B、D项和说法不全面的A项。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它的主要特点是容量大、考查的知识点多,可以是知识归类,可以是评价分析,也可以是异同比较。组合式选择题的常见解题方法有肯定法、排除法、求同存异法等。肯定法即凭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直接作答。排除法即找出一项或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题肢,排除它,逐步缩小范围,最后留下正确选项。求同存异法即将备选项中相同的题肢放在一边不管,而将所剩余相异的题肢加以比较辨析,从而根据题干的要求得出正确答案。

5.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农村进行了“谁养活了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从猿到人”的社会发展史教育等,同时,也注意将大张旗鼓地宣传与深入细致的工作相结合。这些做法

A. 适应了新生国家政权巩固的需要 B. 开始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C. 揭开了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序幕 D. 表明农民问题是革命的中心问题 【答案】A 【解析】

6.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各单位招工必须首先从各种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中择优录取……充分发挥现有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潜力,扩大招生,并有计划地将一批普通高中改为职业高中。这主要是为了 A. 配合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 B. 适应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需求 C. 推进教育形式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