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8 3:02: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目 录
一、题目的意义 ........................................ 1 二、本人所做的工作 .................................... 2 三、课设要求 .......................................... 3 四、课设所需设备及芯片功能介绍 ........................ 3
4.1、所需设备 ..................................... 3 4.2、芯片功能介绍 ................................. 3 五、总体功能图及主要设计思路 .......................... 8
5.1、总体功能图 ................................... 8 5.2、主要设计思想 ................................. 8 六、硬件电路设计及描述 ............................... 11
6.1、硬件原理图 .................................. 11 6.2、线路连接步骤 ................................ 11 七、软件设计流程及描述 ............................... 12
7.1、锯齿波的实现过程 ............................ 12 7.2、三角波的实现过程 ............................ 13 7.3、梯形波的实现过程 ............................ 14 7.4、方波的实现过程 .............................. 16
7.5、正弦波的实验过程 ............................ 17 7.6、通过开关实现波形切换和调频、调幅 ............ 19 八、程序调试步骤与运行结果 ........................... 22
8.1、调试步骤 .................................... 22 8.2、运行结果 .................................... 23 九、课程设计体会 ..................................... 24 十、参考文献 ......................................... 26 十一、源代码及注释 ................................... 27
一、题目的意义
(1)、利用所学单片机的理论知识进行软硬件整体设计,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我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2)、我们这次的课程设计是以单片机为基础,设计并开发能输出多种波形(正弦波、三角波、锯齿波、方波、梯形波等)且
频率、幅度可变的函数发生器。
(3)、掌握各个接口芯片(如0832等)的功能特性及接口方法,并能运用其实现一个简单的微机应用系统功能器件。
(4)、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所学的知识大都是课本上的,在机房的练习大家也都是分散的对各个章节的内容进行练习。因此,缺乏一种系统的设计锻炼。在课程所学结束以后,这样的课程设计十分有助于学生的知识系统的总结到一起。
(5)、通过这几个波形进行组合形成了一个函数发生器,使得我对系统的整个框架的设计有了一个很好的锻炼。这不仅有助于大家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更可以锻炼大家单片机知识的应用。
二、本人所做的工作
本次课设组员:刘正、邓强、刘志
组长:刘正
经过了这一个星期的时间,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老师所提出
的课程设计要求。其中,我本人是组长整个系统的设计框架和编写代码由我亲自完成。由于我们上课没有接触过正弦波因此通过在图书馆和网络上找资料已经顺利完成。然后通过上机连接线路把电路板和PC机相连接之后对每一个波形单个调试完成后,再组合起来通过开关控制波形的输出,最后实现老师所要求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