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概况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3:28: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石家庄

华药集团华北地区最大的青霉素生产基地 藁城宫灯 天安门城楼上面大红灯笼都是 第一套人民币

第一个解放的省会城市是石家庄

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有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她北靠首都北京和港口城市天

津、东临渤海和华北油田、西倚太行山和全国煤炭基地山西,被称为首都的南大门,京畿之地。石家庄市是河北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化和信息中心,是国务院批准实行沿海开放政策和金融对外开放的城市。她拥有15848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接近1000万,市区面积455.8平方公里,人口将近300万。分7个区(桥东区、桥西区、裕华区、长安区、新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井陉矿区)12个县(井陉县、正定县、栾城县、行唐县、灵寿县、高邑县、深泽县、赞皇县、无极县、平山县、元氏县、赵县)、5个县级市(辛集市、藁城市、晋州市、新乐市、鹿泉市),但是,却有着一个村庄的名字——石家庄。

石家庄是火车拉来的城市,据史料分析,石家庄村创于明初,隶属真定府(今正定县)获鹿县(今鹿泉市)的一个小村庄,仅有二百余户人家、六条小街、六座小庙和四眼水井,面积才0.1平方公里。与当时的政治中心真定城隔滹沱河相望。魏晋时期,常山郡迁到真定府,真定一直是这一带的政治中心。后来到北宋的时候,曾设过河北西路都转运史,相当于省会,像著名的欧阳修、沈括,这些著名的政治家,都在这个地方做过“省长”。元明清,真定府一直是领辖周围十几个县的一个重要的政治中心,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石家庄市这个政治地位。 机遇让“石家庄”村崛起

作为当时获鹿县境内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石家庄本来无法与真定府相提并论。但是,似乎是命运的格外垂青,机遇让“石家庄”村崛起。清朝末年,河北重要的思想家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希望能够通过修铁路来强壮大清。1903年,清政府向比利时借款修建了卢沟桥至汉口的卢汉铁路,并在石家庄设立了车站,因石家庄名气不大,以相距不远的振头镇命名,叫振头站。1907年又以官督商办的方式向俄国华俄道胜银行借款2500万法郎,由法国人勘探设计,委派当时的铁路大臣盛宣怀负责筹建卢汉铁路的支线正太铁路,以解决山西煤铁不能大量外运的现状。为了减少费用,避免在滹沱河上架桥,将正太铁路起

点由正定改为振头站。

伴随两条铁路线在石家庄的交汇通车,一批近代工业相继在此地兴办,其中包括:在石家庄村东创建的正太总机厂(今石家庄车辆厂前身);大兴纱厂即石家庄大兴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井陉矿和正丰矿等。近代大工业的兴起,带动了中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1920年在铁路以东建造石沧路场子,同时,平和轧棉公司、万华肥皂公司等企业也在铁路东兴起。随之,大批农村人口向石家庄集中。到1930年,仅产业工人就达1.6万人,大大促进了石家庄城市化的进程。 20世纪初叶,那时的获鹿是通燕赵、连三晋的货物集散地,素有“日进斗金的旱码头”之称。但是随着正太铁路的兴建通车,日进斗金的旱码头东移,石家庄逐渐取代了获鹿的地位,商业、服务业日渐繁荣,同时电信、邮政事业也不断发展。成为石家庄向城市化迈进的又一重要因素。由于偶然的因素,石家庄成了两条铁路的交汇点,如今我可以非常自豪的说,平均每3分钟就有一辆火车从这里始出,一个乡野小村被隆隆的车轮托起成为控燕京南门、扼冀晋咽喉、连齐鲁中原的华北重镇。所以人们形象的比喻石家庄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历史沿革

石家庄市是随着近代铁路的开通而崛起的新兴城市。虽然城市是年轻的,但她扎根的这块土地,是古老的,更是富饶的。 石家庄市所辖区域,是人类文明开发较早、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地区。市区白佛口文化遗址是目前全市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平原地区人类遗址,距今约6000—7000年;新乐古代 遗址“伏羲台”证明了6000多年前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曾活动于此地;战国中山国文化,是石家庄历史文化脉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继藁城台西商文化之后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文化。 两汉时期,石家庄西部的太行山区一直是制造兵器、铠甲和生产工具的重要冶金基地之一,“冶河”因此而得名;汉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道教复兴并走向鼎盛的时期,恒、赵二州的宗教文化在中国宗教史上也留下了绚丽篇章。赵州柏林寺,相传创建于东汉,是河北较古老的佛教寺院;石家庄隋唐文化中最为光辉的历史成就是赵州安济桥,它是世界公认的大型敞肩式石拱桥的鼻祖,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被联合国确认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隋唐时期石家庄籍的文化名人有李吉甫;北宋时期,富弼、韩琦、欧阳修、沈括、苏轼等名宦贤宦先后奉使河北,都在真定府(今正定)留下足迹,促进了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 1、赵佗(?-前137),真定(治所在今长安区东古城)人,西汉南越王。 2、赵云(?-229),东汉时期常山郡真定(治所在今东古城)人,西蜀名将。 3、李春,隋朝工匠,建造了著名的赵州桥。 4、魏征(580-643),晋州人,唐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 5、刘禹锡(772-842),祖籍无极,唐代著名诗人。

金元时期石家庄建筑艺术成就的代表作是井陉苍岩山福庆寺桥楼殿,桥与殿浑然一体,凌空飞架于千丈深涧之间,状如飞虹,设计形式奇巧,建筑雄伟险峻,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技术和美学造诣。在艺术创作领域,著名的有上京毗卢寺壁画。这些壁画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壁画的传统技法,在构图、线描、用色和人物造型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水平。此时的自然科学成果也非常丰硕。著名数学家、学者李冶在数学天元学术方面的研究,对中国的初等代数起到了奠基作用,标志着13世纪世界数学的最高成就。

两村合并设立“石门市”

20世纪初期,石家庄伴随着铁路的兴建而逐渐发展起来。1925年,这座城市始称石门市(后曾改名为石家庄市)。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当年6月24日,中华民国临时执政令,批准直隶省属11个城镇自7月1日起实行市自治制。获鹿县决定把石家庄及铁路以东的休门、栗村合并在内,成立新市镇。经过多方协商,以石家庄与休门两个村村名中各取一个字,称为“石门市”。同年8月29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以指令第12713号,批准“将直隶省(河北)石家庄、休门两市合并,更名为石门市,以符名实。”

“石家庄市”解放后正式确定

1937年10月10日,日本侵略军占领石门。他们十分看重石门的交通地位,采取一系列手段,把石门培植成他们长期侵占华北的军事基地。一方面大量增加兵力,拓展城市规模,强化城市的军事地位。另一方面在这里扶植傀儡政权,1938年1月15日扶植设立了伪“石门市政公署筹备处”。1939年伪河北省公署呈文给伪华北临时政府行政委员会称:“石门地当冲要,居京汉路中枢,正太路起点,物产集中,工商荟萃,人口虽不足三十万,而政治,经济具有特殊情形,拟请准予设市”。同年10月7日王克敏签发《行政委员会指令(秘字第1027号)》,批准石门设市。

1941年,石家庄至德州的铁路建成通车,将京汉铁路与津浦铁路连接起来,使石家庄的交通经济地位进一步提高。事实上,日伪时期的石门市,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已经远远高于正定城,而成为这一地区新兴的中心城市。但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和抗日武装力量坚持活动在正定、获鹿等周围各县,不断地对石门日伪政权进行打击,所以,石门市只是一个侵略者控制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