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华师从院士是怎样的体验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5 2:05: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在清华,师从院士是怎样的体验?

导语在2017年的两院院士评选中,清华大学共有8位教师、11位校友荣膺院士称号。院士们的科研硕果和杰出贡献令人赞叹。在清华,做院士的学生又是一番怎样的体验呢?尽管院士们都很低调,可我们压抑不住八卦的好奇心情。院士们的故事,怎么能不让大家了解呢。我们在院士评选结果公布的第一时间,联系到各位院士的学生,向他们了解他们眼中的老师。虽然只是院士生活的冰山一角,但是依然可以看出,老师们在专注学术、勤奋钻研之外,还有富有生活情趣的一面。01院士们的学术科研科研从不是一蹴而就,丰硕成果的背后是不懈的努力。@卢倩“董家鸿老师是一个精力超级充沛的人,从没见到他疲倦过,要么在病房查看患者,要么在无影灯下挑战各种已被全国各大肝胆中心判定为山穷水尽的疑难病例。他对食物丝毫不挑剔,一旦开启工作模式,即使只睡几分钟也能满血复活。”

@林祖涨“段文晖老师是一个‘工作狂’,工作日总是7点以前到实验室,22点后才回去;休息日也经常在实验室。他不喜欢出差,觉得路上耽误时间,影响工作。”

@乔畅“戴琼海老师特别忙的时候常工作到深夜。实验室群里有时会收到他凌晨两点到五点发的消息。”

@郑中翔“经常很我晚从实验室出来还会看到王小云老师在

工作。即使临近春节,她也丝毫不放松。”

虽然工作繁忙,却总能发现科研中的乐趣。@郑中翔“王小云老师常常把‘玩’挂在嘴上,喜欢嘱托我们‘针对这个问题玩一玩’、‘玩好这个工作’。每每找到问题的答案,王老师就会爽朗地大笑,开心地像个孩子一样。”

@朱彤“张建民老师的实验室有一群特殊的‘老朋友’——地处五教东北角地质之角里的两百八十多块石头。每一块都是张老师和同事们利用业余时间历时十多年从全国各地收集而来的珍贵岩石和地质标本。张老师对每一块石头都能如数家珍:‘每块石头都有故事,都凝聚着科学、艺术与人文之美’。听故事的我们无不被张老师的情怀所感动。“ 学术指导02传授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学习的态度。@肖靖林、张翀“张建民老师十分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他说:‘一切都要从工程实践出发!不要闭门造车,拘泥于理论数字。实际值还要具体分析。’老师的教学理念与国际接轨,不赞成灌输式教学。他更喜欢带领我一起研究学术中的的疑难问题,培养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褚政宇“欧阳明高老师常教导我们,做学术不能以发论文为目标,重要的是能否真正‘解决’问题。我们身处汽车这一交叉学科,应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行业作为学术目标。” @仉冠乔“周济老师鼓励我们做两件事,一是敢于创新、不要怕困难;二是做有意义的事。尤其对于基础研究来说,当

前可能看不出实用价值,但可能是接下来研究的基础。他性格直爽,我们的观点不论对或不对,都会给予非常详细的评价和指导。”

@农钧琇“陈晔光老师经常给我们分享一些新想法,并跟我们一起探索可行性。他总是说,‘我陈晔光教出来的学生比我厉害’。陈老师总是‘把钱花在点子上’,在支持我们科研上,都毫不犹豫;而对他自己则从不挑剔,一件文化衫可以穿很久。”

@卢倩“董家鸿老师面对从全国各地来的患者和他们的亲属时,无论何等疑难杂症,他都会说:我们想办法,会有办法的;面对临床和科研工作中的问题,他总是对团队说:没关系,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无论在病人、团队医生,还是我们这些学生眼中,只要有老师在,就有无限可能,就不畏惧困境和挑战。”

03关心生活指导学生全面发展、关心学生工作生活 @褚政宇“欧阳明高老师对课题组同学做辅导员、创业等非学术事业非常支持,我们课题组也因此走出了很多学校、院系的学生骨干,孕育了科易动力、紫晶立方、轻客等优秀的创业公司。我觉得,正是这种因材施教式的培养理念使每一位同学能够多样化发展。”

@仉冠乔“周济老师十分看重学术,希望我们多多从事学术研究,但是对于非学术道路的师哥师姐的工作问题,也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