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5 17:58: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綦江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摘 要]近年来,綦江区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转变农业农村发展理念,创新管理模式,从而实现全区现代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农业;问题;对策;工作重点

1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问题

1.1农业管理体系障碍

现代农业是完整的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农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部门,而包括了生产资料工业、食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内容,涉及除农业部门外的多个部门。綦江区现行的农业管理模式是由农业委员会负责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及其统筹协调工作,畜牧、水务、林业、气象、供销及城乡统筹中心等相关涉农部门配合,仍然属于传统的农业管理模式。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在管理中出现了种养管理相对分离、产前产中产后管理相对分离、农业系统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的规划和建设分离等现象,阻碍了我区现代农业的整体协调发展和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完善。

1.2农产品市场体系亟待完善

目前,綦江区在农产品销售体系方面仍未建立起生产者同市场之间的有效对接机制,现有的农产品市场主要是以个体运销为主,缺乏大型的综合性批发市场,个体运销者通过以产定销的传统生产观念指导农业生产,农产品生产销售中的风险仍然附着在农户身上。在市场体系相对完善的永城农博园和隆盛疏菜基地园内,主要采用“企业+农户”的模式进行生产销售,仍属于松散的联合,企业直接面对广大农民,导致了较高的组织运行成本,难以满足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的要求。另外,尽管“公司+农户”通过合同建立,但在市场行情发生重大变化时,合同往往无法兑现。

1.3“三农”投入机制不健全

农业是弱质产业,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极大,生产力提升受到生产关系和客观条件制约而远远落后于工业等其他产业,同时农业是长效产业和基础产业,短期的爆发式投入难以维系其快速良好增长,需要政府进行长期的、渐进型的持续投入。目前,綦江区农业方面的财政投放仍然是爆发式和分散式的,一方面,没有形成规范的制度将其固定下来,财政投入不稳定;另一方面,每个涉农单位均有投入但是投入不够集中,极易造成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

1.4新农村建设后续乏力

新农村建设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其内涵丰富,不仅是基础实施、道路、水利建设,更重要的是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升级。但在目前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村镇建设主要强调硬件的提升改造,容易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造成很多基层干部过度热衷于村镇建设这些表面工作,而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增加农民收入等这些与农业、农村发展联系更为紧密的工作往往受到忽视或冷落。新农村建设项目涉及到农业、建设、国土、规划、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水务、交通、环保等多个方面,需要多个部门配合进行,协调难度大。虽然有建设总体规划,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是部门各自为政,难以整体推进。

2 对策分析

2.1完善组织机构

建立类似于“群众工作路线联系办公室”的“农业农村工作联系办公室”制度,定期召开由农委、林业、水利、社保、民政、政法、交通、安监等部门及基层农民代表、农业服务人员代表等参加的工作会议,分析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和方案,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保障。

2.2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农产品市场分为看不见的市场和看得见的市场,看不见的市场涵养农业产前产后的方方面面,如农产品的产销模式、物流运输、仓储等;看得见的市场则主要是指实体农产品交易市场,如城区的河东市场、渝南市场等。

在农产品市场的产后链条中,看不见的市场往往比看得见的市场要重要的多,其建立健全形成过程也复杂的多,困难的多,因而需要政府出面,主导建立科学合理的、切实保障买卖双方基本利益关系的农产品市场秩序。

2.3创新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模式

一是按照区委、区府关于改善民生的要求,扩大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农村居民房屋“三权”抵押融资的规模和范围,完善权益评估、风险补偿、资产流转等配套政策。落实政策性担保、财政贴息等扶持政策,引导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办‘三权“抵押业务;二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探索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坚持农民自愿、自发、自行组织的原则。采取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协会、农民互助组等多种形式发展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三是构建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政府农业服务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和农民自身在内的新型多元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农资本配送、疫病防控、技术培训、农机作业、产品营销等面向产前、前中、产后的全过程服务,满足农民生产发展方面的服务需求;四是在建立完备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基础上,探索生物资产抵押融资平台的建设,

盘活农户资产,提升生物资产的使用效率,加速农户的资金循环,提高农户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2.4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要科学合理的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一是要提高认识,清醒的认识到对农业的投入是分内的事,不断加大涉农财政投入总量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二是改善投入结构,加大对产前和产后环节的投入力度,提升农业基础生产能力,优化农业生产条件,同时拓宽强农惠农资金补贴覆盖面,提升农业生产积极性;三是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对分散的农业项目、资金进行汇总分类,打捆使用,防止出现重复和浪费的情况;四是加大对边远地区财政扶持力度,针对不同边远地区实际情况和农民的需求,因地制宜地设置适应当地发展的项目投入;五是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明确投入重点和发展目标,合理安排预算,强化各类监督机制,防止涉农资金被截留挪用。

3 未来几年的工作重点

3.1现代农业产业布局优化

一是查漏补缺,优化提升现有农业园区,全面完成各项建设任务。二是新园区建设和老园区提升并重。按照统一规划、分批推进的要求,启动实施全区现代农业产业规划。

3.2提升产品质量,创品牌效应

强化农业“三品”创建力度。对晚熟柑橘、草霉、木瓜、梨子等特色产业,工作重心由单纯的“做大”向“做强”、“提质”方向转移,在适度扩大规模的基础上,按照现代农业标准化要求,实现新果园铁建设和老果园的提升改造并重,逐步提高果品质量,为创品牌效应打造基础。不断加大对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龙头企业申报农产品品牌,引导企业强化内部服务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利用永新梨花节的“延续效应”,及时申报“永新梨子”注册商标,首先在周边地区打响,继而辐射全国各地。

3.3农产品加工、物流、销售体系建设

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将工作重点逐步由“产前、产中”向“产后”转移。试点推进大宗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体系、物流网建设,优化农产品物流环境,降低流通成本,保障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继续推进“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围绕木瓜、椒等特色产业,加大对农产品加工、物流、销售企业的引进力度。

3.4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创新

继续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和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保险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