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复习资料总结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16 16:50: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隔带中线或行车道中线标高。

(3)问:应该称为路面标高,为什么称为路基设计标高?

第四章 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 第一节 边坡稳定性分析

一、 土的计算参数

重度γ、内摩擦角φ、粘聚力с

(可分层划段,使参数一致,一般采用直接快剪或三轴不排水剪切试验;高路堤时宜采用直接固结快剪或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软土地基宜采用直接固结快剪或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 二、路基稳定性分析的原因:

? (1)降水或地下水的作用 ? (2)振动的作用 ? (3)人为影响

根本原因: 边坡中土体内部某个面上的剪应力达到了它的抗剪强度 三、基本假定

? ①不考虑滑动土体本身内应力分布;

? ②认为平衡状态只在滑动面上达到,滑动时成整体下滑; ? ③最危险的破裂面位置通过试算确定。

四、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1、 直线法:适用于砂土和砂性土(两者合称砂类土),土的抗力以内

摩擦力为主,粘聚力甚小。边坡破坏时,破裂面近似平面。

2、 条分法:

瑞典法(Wolmar Fellenius法)与Bishop法的区别

相同点:破坏面都假设是圆弧面

不同点:前者计算假定:Si=Si+1 完全不考虑土条间力的作用,计

算简单,但所得的安全系数偏低,假定各土条同时达到极限平衡状态,与实际情况不太相符,计算的误差较大,而且仅适用于圆弧滑动面的情况。

后者计算假定: 使问题简化为静定问题,不仅Hi?Hi?1适用于圆弧滑动面,也适用于其他任意形状的滑动面,计算所得的稳定安全系数比费伦纽斯法略大。 第二节 浸水路堤稳定性分析

一、浸水路堤特点

? 浸水路堤:浸水路堤是指受到季节性或长期浸水的沿河路堤、 河滩路堤等。

? 浸水路堤的水的浸润曲线

由于土体内渗水速度远慢于河水,因此,当堤外水位升高时,堤内水位的比降曲线(即浸润线)成凹形,当堤外水位下降时,堤内水位的比降曲

线成凸形。

二、渗透动水压力对浸水路堤的作用

? 水位急速上升时,浸水路堤的浸润曲线下凹,土体除承受竖向的向上浮力外,还承受渗透动水压力的作用,作用方向指向土体内部,有利于土体稳定,经过一定时间的渗透,土体内水位趋于平衡,不再存在渗透动水压力。

? 水位骤然下降时,浸水路堤的浸润曲线上凸,渗透动水压力的作用方向指向土体外,这将剧烈破坏路堤边坡的稳定性,并可能产生边坡凸起和滑坡,不利于土体稳定,但经过一定时间的渗透,土体内水位也会趋于平衡,不再存在渗透动水压力。

? 浸水路堤边坡稳定的最不利情况一般发生在最高洪水水位骤然降落的时候,此时渗透动水压力指向路基体外。

第五节陡坡路堤的稳定性分析

一、陡坡路堤及其稳定性

1、陡坡路堤是指修筑在陡坡(地面横坡大于1:2)上及不稳固山坡上的路堤

2、涉及稳定问题,有以下几种可能情况:

①基底接触面较陡或强度较弱,路堤整体沿基底接触面 滑动;

②路堤修筑在较厚的软弱土层上,路堤连同其下的软弱 土层沿某一滑动面滑动;

③基底岩层强度不均匀,致使路堤沿某一最弱层面滑动。

3、 陡坡路堤产生下滑的主要原因:地面横坡较陡、基底土层软弱或强

度不均匀,因此,计算参数应取滑动面附近较软弱的土的实测数据,并考虑浸水后的强度降低。

4、 剩余下滑力 =下滑力 - (抗滑力)/K=重力分力-(抗滑力)/K

抗滑力=摩擦力+粘聚力

二、?折线法陡坡路堤稳定性分析示例

请用剩余下滑力方法分析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