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器的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9 18:42: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转速快慢程序流程图

返回 4-4-2 转速快慢程序流程图

39

4.4.2

图4-4-2 中断子程序流程图40

4.4.3定时中断流程图

第5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5.1 有关参数的计算与分析

在单相三拍方式控制中,假如A相电源通电,B、C两相都不通电,在磁场作用下,使转子齿和A相的定子齿对齐。若此时为初始状态,并设与A相磁极对齐的齿为0号齿,由于B相齿与A相齿相差120度。且

1201?13不为93整数。所以此转子不能和B号齿对齐,只有13号小齿靠近B相磁极的中心线,与中心线相差3度,如果此时变为B相通电,万里A、C两相不通电,则B相磁极迫使与13号齿对齐,整个齿就转了3度,称为一步。步进电机就是以这种方式作为动力而转动。

在单相三拍A-B-C-A通电一周,转子转动了9度。固步距角可用公式7-1表示:

360?QS?NZr(7-1)

其中QS为步距角,N为运行的拍数,Zr为转子的齿数。其中N?mc*c,

mc为控制的相绕阻,C在三拍中为1,在六拍中为2。

步距角的速度的控制是通过改变脉冲的时间间隔来控制的。如果步进电机每转20圈要2秒。则每进一步所在的时间为:计算公式如7-2所示:

2000mst?20?100ms?833?sNZr3*1*40

(7-2)

可见只要输出一个脉冲后延时833?s再输脉冲就可以达到自定的速度。

41

本次设计在求的转速范围为0到1000rmin,最高转速时的精度为2%。功率为1W。

得:步进脉冲之间的延迟时间为T1?T2。T1?0。

600001000?499.8?s?500?s T2=3*1*40 延迟时间在0到500?S。精度是由步进电机的性能决定的。

5.2 理论与实际的分析

从QS?360的公式看到,改变步进电动机步距的大小有三种方式: NZr1) 改变步进电动机的相数。步进电动机的相数越多、步距角就越小。 2) 与步进电动机的定、转齿数有关。

3) 与定子控制绕组的通电方式有关。要改变步进电机步距角的大小也只能通过这三种方式。设计中步进电机为三相,功率为1W。因步进电机的转子上没有绕阻而是由40个小齿均匀地分布在圆周上。定子的齿也是固定不变的,通电方式是选取用三相单三拍方式。可见步进电机的一但选定,其步距角就不能再改变了。要改变转束也就只能通过脉冲之间的延时来改变。但对步进电动机的步距角的控制,可以实现对步进电动机的转速精度控制。

但实际上步进电机在用行时是带有一定量的负载,当运转时会存在许多误差,同时因为负载的存在可能引起失步和震荡。这就使步进电机不能按预定的规律运行,从而是很难达到转速精度的要求。为准确测量电机的转速稳定度,须选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光电编码器因光电式数字输出而更具抗干扰性强和处理简便的优势。增量式旋转编码器如图7-1 所示。其核心部件为光栅码盘,玻璃盘表面的光栅道数决定了编码器的分辨率,而后者制约了转速测量的精度。当编码器分辨率与系统误差相近时,其影响将不复存在。

42

图7-1 增量式旋转编码器

光电编码器的分分辨率是决定着反馈的准确性与反馈的精度。也对步进电机的延时长短起到一定的作用。可见实际与理论是有一定的差别的。

附 录

8279的初始化程序如下:

INIT:MOV DPTR,#7FFFH ;置8279命令/状态口地址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