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同步练习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1:27: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同步练习题

《内环境稳态重要性》同步练习 张建尚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

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

1.下表是某中年男子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 项目 血清葡萄糖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尿碘 测定值 223 217 179 45 单位 mg/dL mg/dL mg/dL μg/L 参考范围 60~110 50~200 150~220 100~200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男子可能患有糖尿病,可服用胰岛素制剂进行治疗 B.该男子可能患有高血脂,应不吃脂肪,多吃糖类食物 C.该男子可能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细胞代谢速率偏低 D.血浆的生化指标应保持不变,否则将引起代谢紊乱 1.C 该男子血糖超标,可能患有糖尿病,可注射胰岛素制剂进行治疗而不是口服,A项错误;该男子血脂超标,可能患有高血脂,应不吃脂肪,但也不能多吃糖类食物,因为过多的糖类能转化为脂肪,B项错误;该男子的尿碘远远低于正常值,所以可能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激素分泌少,细胞代谢速率偏低,C项正确;血浆的生化指标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D项错误。

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A.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相对稳定的状态

B.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温度、pH、渗透压相对稳定的状态 C.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 D.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恒定不变的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 2.C 稳态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而不是恒定不变,它包括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等各个方面。 3.人体中内环境稳态所包含的内容不包括 ( ) A.线粒体基质中pH的相对稳定 B.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 C.组织液温度的相对稳定 D.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3.A 内环境稳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中的温度、渗透压和pH的相对稳定,而A为线粒体基质中的pH的相对稳定,不属于内环境中的稳态。

4.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

-2-

A.与它含有HCO3、HPO4等离子有关 B.很快排出体内 C.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 D.酸性物质被分解

4.A 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与进入血液中的酸性和碱性物质起作用,使血液的pH维持在

-2-

7.35~7.45之间,这些缓冲物质是HCO3、HPO4等。 5.关于稳态的实现,下列途述错误的是 ( ) ..A.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以调节血浆pH

B.肾脏不时地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尿素、无机盐等

C.肝脏储存的肝糖元在血糖浓度下降时不断地释放入血液中

1 / 6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同步练习题

D.细胞不断地进行有氧呼吸

5.D 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与进入血液中的酸性和碱性物质起作用,使血液的pH维持在7.35~7.45之间,A项正确;肾脏及时地排出内环境中多余成分,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定,B项正确;通过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入血液中,维持血糖的稳定,C项正确;细胞不断地进行有氧呼吸会使内环境CO2含量增加,D项错误。

6.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 )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 D.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 6.B 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认为,内环境稳态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的结果。

7.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 ) ①小腿抽搐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尿毒症 ④营养不良性水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B 小腿抽搐是血浆中缺钙造成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遗传病;尿毒症的直接原因是血浆中代谢废物积累所致;组织水肿的原因很多,其中营养不良性水肿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所致。

8.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 ( ) 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

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 D.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8.D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非选择题

9.(原创)以下是某男生对家庭成员一日内体温的调查数据,据表分析: 成员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1:00 睡前 平均温度 母亲 36.6 36.7 36.9 父亲 36.4 36.5 36.7 自己 36.5 36.7 36.9 妹妹 36.7 36.8 37.0 37.1 37.0 37.0 37.2 37.0 36.7 36.9 37.1 36.8 36.6 36.7 36.9 36.6 36.5 36.5 36.7 36.8 36.6 36.7 36.9 (1)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用 在 等处测量,其中 处测量的温度最接近于人的体温。

(2)据表可知,最低体温出现在 ,最高体温出现在 ,家庭成员中一日体温变化最大的是 。女性体温比男性体温 ,同性别成年人的体温比青年人的体温 。

(3)与体温一样,人体内环境中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也都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其原因是 。目前普遍认为, 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

节机制,其中 是通过它的防卫、监控和清除等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9.(1)体温计 直肠、腋窝、口腔 直肠(2)6:00 15:00 母亲(2)高 低(3)机体的调节作用 神经-体液-免疫 免疫系统

10.(改编)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能够维持相对稳定,这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血浆是内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中的 含量有关,血浆pH能够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与血浆中含有 有关。

2 / 6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同步练习题

(2)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化学物质含量会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3)问题奶粉导致众多“大头娃娃”出现,其原因是 ,

这些“大头娃娃”在医院需要进行 指标的化验。

(4)如果给一个健康男子静脉注射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100 mL,请在下列坐标中给出你预测的血糖含量变化的大致情况。

时间

血糖含量()血糖含量()% 注射

-2-10.(1)无机盐、蛋白质 缓冲物质(HCO、HPO4)(2)细胞的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3)蛋白质摄入不足,导致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偏低,水分大量渗透形成组织液,组织液增加,导致组织水肿 血浆总蛋白(4)见右上图

11.血液中含有钙,它与血液凝固有关,如果设法除去血液中的钙,可阻止血液凝固。(柠檬酸钠能去除血液中的钙)。请你协助设计一份探究计划,证明这一结论。 (1)探究的问题: 。 (2)做出的假设: 。

(3)材料器具:试管架、试管2支、标签2张、新鲜动物血液、柠檬酸钠溶液、生理盐水 (4)实验步骤:

①先用标签“甲”和“乙”对两支试管进行编号。 ②在“甲”试管中加入少量柠檬酸钠,“乙”试管中 。

③取新鲜动物血液10mL,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5mL并轻轻震荡,然后将试管静置于试管架上。

④15分钟后,可见“甲”试管中的血液 ,“乙”试管中的血液 。 (5)实验结论: 。

11.(1)钙对血液凝固有没有影响(2)钙对血液凝固有影响(4)②加等量生理盐水④不凝固;凝固 (5)钙与血液凝固有关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下表是各种液体的pH比较表格,据表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体液 pH 7.40 细胞外液 动脉血 静脉血 组织液 7.35 7.35 6.00~7.40 4.50~8.00 0.80 细胞内液 尿液 胃液

A.尿液、胃液属于内环境

B.静脉血、组织液中的CO2浓度高于动脉血 C.细胞内液的pH变化范围大于细胞外液

D.肾脏可以通过排出酸性尿或碱性尿调节内环境的pH

1.A 尿液、胃液不属于内环境,A项错误;静脉血、组织液中的CO2来自细胞,浓度高于动脉血,所以pH低于动脉血,B项正确;从表中可以看出,细胞外液的pH在7.35~7.40之间变化,而细胞内液是在6.00~7.40之间变化,C项正确;尿液的pH变化范围较大,是因为肾脏通过排出酸性尿或碱性尿调节内环境pH时形成的,D项正确。

3 / 6

% 注射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