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德文化生活之差异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0 17:08: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谈中德文化生活之差异 ——德国进修有感

随着中德两国近年来经济文化往来日益密切,东西方的相互了解也日益增多,神秘的东方风水文化,复杂的汉字令不少德国人为之倾倒,而德国的啤酒足球也让一众中国人着迷,但由于双方相差甚远的历史传统和生活方式,两国很多的风俗习惯南辕北辙,两国人民对对方的不少行为做法也感到诧异。

先讲个故事,来德国洛特林根大学后不久,学生便自发组织了一次聚会,名曰“床单聚会”,聚会要求参加者须身着各式床单,样式自定,越有创意越好。聚会当天,便发现一个有趣现象,来自当地及欧美国家的学生,都直接“穿着”床单却又“不失”衣服功能的“奇装异服”,可见他们确是花了时间和精力进行准备的,反观我们的学生,不同立马显现,他们只是在自己原有衣着上附加了一条床单,更谈不上床单是否经过精心设计或考虑床单对原有衣着是否有修饰或搭配作用。

还有一个故事是,有一次我们乘火车,按照火车时刻表原计划乘末班车回洛特林根,然后去乘最后一班公交回学校的。本想着德国是非常守时的国家,应该不会出现差错,然而那天却事与愿违,火车竟然晚点了,理所当然我们也未能赶上最后一班公交车,这将意味着我们只有打的或其他奇迹出现才能返校,之前我们有曾听说德国是很讲规则的国家,所以我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准备找当地的铁路运营商进行交涉,看是否可以解决我们部分的路费,然而结果却另我们很是

吃惊,感觉真的是奇迹出现了,当我们去铁路服务处时,服务人员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当得知我们是最后一趟列车乘客时,还没等我们继续说下去,她就告知我们可以免费乘坐出租回到目的地(出租费用由他们支付),于是我们安全而又舒心的回到了学校。

前一个故事讲的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处事的方式,中国文化依然较为保守,整体上创新精神较为欠缺,需要继续加以引导积极改变,增强个性意识和创造精神当然我们也有含蓄、集体意识较强等优点,后一个故事则告诉我们,任然需要提高我们全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我国现状是人口众多,资源较少,只有我们大力发展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才能跟上,服务意识自然会上去,人们才会更守规矩知礼节。以上所提现象都是非常普遍的情况,几乎所有初到西方国家的人都会有所感触。所幸,文化是可以学习和接受的,而文化差异的重要性,随着全球日渐国际化,在国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在中国,这样的意识还不是很普及,不少人认为,到国外去,或者在国内接触外国人,掌握好外语就能够解决问题。其实,语言只占所有交流信息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大部分的交流信息来源于非语言的交流,你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有可能在对方眼里产生你意想不到的含义。而要解读这些密码,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是关键。下面就自己在德国进修时的所见所闻,谈谈自己对中德文化生活差异的体会。 一、“吃”文化之差异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同时在世界上还有“食在中华”

的美誉,中国美食讲求色、香、味俱全,烹、炒、煎、炸、蒸、鲁、烩手法多样,在高档菜品中更会用到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中国特有的朴素哲学理念,国人更发明了诸如豆腐、臭豆腐、腐竹、年糕之类富有创意和营养的食品,饮食在中国已不仅仅是吃吃喝喝,他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人际交流,一种团聚、一个生活圈,把盏言欢,高谈阔论,互述衷肠,其乐融融。在中国餐桌上的热闹、喧嚣代表快乐、幸福、融洽和喜悦,而相比之下德国饮食就非常简单,简直可以用“自虐”来形容,早晚全是冷餐,绝大部分时间是面包奶酪、牛肉土豆泥或沙拉生菜,而他们所谓的正餐也只不过是多了葡萄酒酒、烤肉或火腿之类,影视作品中所见的正式用餐,“色”居首,他们讲求氛围,觥筹交错间感受一份宁静,聚会中三三两两拿着酒杯语交谈,细品美酒,便是一种情调。德国人如果邀你到他家用餐,便是对对方很高的礼遇了。

在吃方面的差异还有诸如中国人日常以饮茶为主,喝咖啡是一种时尚,相反德国人日常以喝咖啡为主,饮茶反而是一种时尚。两国间吃文化的差异主要是地域、气候、环境、历史、人文等多因素造成的。 二、“住”文化之差异

德国建筑除为大家所熟知的哥特式、巴洛克式古建筑外,现在多数小镇以“田园式欧陆风格建筑”居多,粉红色外墙,白色线条,通花栏杆,外飘窗台,绿色玻璃窗勾勒出一幅迷人的欧陆小镇,没有高楼林立、灯红酒绿、车来人往的喧嚣与嘈杂,更多一份恬静、温馨、怡然自得的异域惬意,行在其间、居在其间是一种回归自然的旷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