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洪洞县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9 16:07: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3课 土地改革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土地改革的背景 2.理解土地改革的原因

3.掌握土地改革的时间、范围、文件、内容、结果和意义

二、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预习课本13页到15页,完成下列问题) 1.土地改革的背景: 2.土地改革的原因: 3.土地改革: 时间: 范围: 文件(依据): 内容: 结果: 意义:

三、合作探究:(小组相互交流,完成合作探究) 1.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措施:

2.土地改革结束了我国延续两千多的封建土地制度,其中两千多年指:

四、展示质疑:(抽生回答,教师进行点拨,解决疑难问题) 五、课堂小结: 六、学生整理笔记: 七、当堂反馈: 基础训练:

1.我国1950年开始至1952年基本完成的土地改革(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彻底摧毁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的重点是在( )

A.新解放区 B.老解放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边远地区

3.1952年底,某广播站以“你幸福吗?”为题征询广大农民的感受,他们普遍给予肯定的答复。这时期中国农民的幸福感主要来自( )

A.分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 B.积极投身“大跃进” C.参加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土地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背景 B.土地改革的内容 C.土地改革的性质 D.土地改革的影响 能力提升:

5.1950年,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 )

A.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6.1952年,辽宁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变为良田这一现象从根本上说明了土地改革( )

A.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变化 B.消灭了地主阶级 C.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7.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其含义是( ) A.土地归农民所有 B.土地归国家所有 C.土地归集体所有 D.土地归乡镇所有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学习目标:1、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相关史实

2、了解一五计划中优先发现重工业的原因及经济建设的特点 3、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本内容,独立完成下列内容,注意圈点勾画)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

2

2、目的: 3.时间: 4、基本任务: 5、成就: 6、意义: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背景:

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1、 时间及地点: 2、内容: 3、选举领导人: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5、目的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兵教兵) 1、‘一五’计划中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2、‘一五’计划经济建设特点: 四、展示质疑: 五、课堂小结: 六、学生整理笔记: 七、当堂反馈:

1.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C.我国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 D.我国工业基础薄弱

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时期我国的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成就是( )

A.选举产生了新中国党和政府的领导人 B.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确立了人民政协制度 D.颁布了《宪法》《民法通则》等法律

3